文章解析

xuě

朝代:宋作者:张镃浏览量:1
jīng
biāo
luò
shù
cháo
píng
míng
gōu
jiàn
ào
móu
hán
jìng
tīng
lái
qiān
guī
yáo
zhī
wěi
jiāo
zài
bái
chéng
xiáng
jīn
rěn
yīn
è
fāng
bāo
chí
biān
fèi
zhǎo
yāo
xián
zhà
bīng
qiè
zhàng
qiāo

译文

整夜狂风呼啸着吹落树上的鸟巢,天亮时,沟渠和瓦片间的积雪渐渐把低洼处遮蔽。静静地听着,那漫天飞雪如同披甲的千骑奔来,远远望去,洁白的雪又像圭璧般堆积在四周郊野。再次降雪呈现出吉祥之兆,像是在夸耀着丰收的年成。持续的阴云散发着寒气,抑制了草木刚刚萌发的幼芽。池边的废弃沼泽旁,仿佛在邀请人悠闲伫立,那里的冰面刚冻结又有碎裂的声响,好像怕被手杖敲击似的。

逐句剖析

"阖夜惊飚落树巢":整夜狂风呼啸着吹落树上的鸟巢,

"平明沟瓦渐迷坳":天亮时,沟渠和瓦片间的积雪渐渐把低洼处遮蔽。

"鍪函静听来千骑":静静地听着,那漫天飞雪如同披甲的千骑奔来,

"圭璧遥知委四郊":远远望去,洁白的雪又像圭璧般堆积在四周郊野。

# 圭璧:一作珪譬。

"再白呈祥矜大稔":再次降雪呈现出吉祥之兆,像是在夸耀着丰收的年成。

"积阴嘘气遏方苞":持续的阴云散发着寒气,抑制了草木刚刚萌发的幼芽。

"池边废沼邀闲立":池边的废弃沼泽旁,仿佛在邀请人悠闲伫立,

"乍合冰澌怯杖敲":那里的冰面刚冻结又有碎裂的声响,好像怕被手杖敲击似的。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雪》是南宋张镃所作的一首的七言律诗,围绕冬雪景象展开描写。诗中先写整夜狂风卷落树巢,清晨积雪覆盖沟渠瓦缝,以“鍪函千骑”喻风雪之声,“圭璧四郊”状积雪之态,想象新奇。继而以“再白呈祥”点出雪兆丰年的喜悦,又借“积阴遏苞”暗写寒雪对生机的抑制。尾联“池边废沼”勾勒诗人闲立赏雪、轻叩冰面的场景,流露悠然心境。全诗以白描手法绘景,语言质朴自然,于雪景中融喜悦与闲情,风格平实而含蓄,展现了古人对自然节物的细腻观察与生活情趣。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词人

张镃(1153~1221?),南宋词人。字功甫,亦作功父,又字时可,号约斋,寓居临安(今浙江杭州)。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隆兴二年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其长于词,内容大都写园林风光、节序感兴、咏花赏月以及交游酬唱等,也有少数词作感怀国事。词风清丽和婉,语言明快洗练。写景咏物,尤为工细。代表作品有《梅品》《仕学规范》。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阖夜惊飙落树巢,平明沟瓦渐迷坳”从时间变化写起,夜晚狂风呼啸,吹落树上的鸟巢;天亮后,积雪填满沟渠、覆盖瓦缝,连低洼处都被渐渐淹没。短短两句,通过“惊飙落巢”“沟瓦迷坳”的细节,勾勒出风雪初歇后的银白世界,暗含对雪势之大的直观感受。颔联“鍪函静听来千骑,圭璧遥知委四郊”,运用比喻手法,将雪花飘落的声音比作千军万马奔腾,又把郊外积雪比作洁白的玉璧(圭璧)。前者从听觉写雪的磅礴,后者从视觉写雪的纯净,一近一远,让雪景更立体。颈联“再白呈祥矜大稔,积阴嘘气遏方苞”,转入对雪的深层感悟。“再白呈祥”说再次降雪是吉祥之兆,预示着丰收(大稔),透露出对农事的关切和喜悦;“积阴遏苞”则提到持续阴寒抑制了植物的嫩芽(方苞),暗含对自然物候的细致观察,喜中带忧,情感微妙。尾联“池边废沼邀閒立,乍合冰澌怯杖敲”,画面转向诗人自身,他在池边废弃的沼泽旁闲立,刚冻结的薄冰(冰澌)发出细碎声响,仿佛害怕被手杖敲破。“邀閒立”“怯杖敲”用拟人化的口吻,将赏雪时的悠闲与小心呵护自然的心态,生动地展现出来,充满生活情趣。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张镃《谒陆礼部归偶成二首其一》

下一篇:宋·张镃《以桂隐樱桃从益之博红酒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