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重山弥远":烟雾浓重山峦更显遥远,
"林高日倍鲜":树林高耸阳光愈发明艳。
"抱鸡趋野店":抱着鸡走向野外小店,
"𣂏水入冰田":取水倒入结满冰的田地。
"未有三冬雪":还未到深冬飞雪时节,
"浑如二月天":整个像二月春日般温暖。
"梅花应早慧":梅花应当早熟聪慧,
"著眼竹篱前":在竹篱前格外引人注目。
南宋词人
张镃(1153~1221?),南宋词人。字功甫,亦作功父,又字时可,号约斋,寓居临安(今浙江杭州)。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隆兴二年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其长于词,内容大都写园林风光、节序感兴、咏花赏月以及交游酬唱等,也有少数词作感怀国事。词风清丽和婉,语言明快洗练。写景咏物,尤为工细。代表作品有《梅品》《仕学规范》。
1. 分段赏析
首联“烟重山弥远,林高日倍鲜。”以“烟重”与“林高”形成空间上的远近对比,远山被雾霭笼罩更显悠远,近处林梢高耸让阳光愈发鲜亮。通过“弥远”与“倍鲜”的递进描写,既勾勒出冬日山林的立体感,又以光影变化增强画面生动性,展现静中有动的写景技巧。颔联“抱鸡趋野店,𣂏水入冰田。”聚焦日常动作,“抱鸡”“𣂏水”两个动词精准捕捉农家生活细节,“野店”与“冰田”的意象组合更凸显寒冬中的生活温度。诗人通过具体场景的白描,将寒天里的烟火气与自然景致交融,形成动静相生的画面感。颈联“未有三冬雪,浑如二月天。”运用季节错位的手法,以“未有”与“浑如”形成虚实对比。未至深冬却现早春般的温暖,既如实记录气候的温和,又暗含诗人对当下闲适心境的满足,为尾联梅花早开埋下情感伏笔。尾联“梅花应早慧,著眼竹篱前。”以“早慧”赋予梅花人格化特征,通过拟人手法凸显其凌寒独放的品性。选择“竹篱前”这一平凡场景作为落脚点,既以小见大表现梅花的高洁,又以景结情传递出诗人对质朴生活的热爱,形成物我交融的意境。
上一篇:宋·张镃《吴疾愈约客游湖上园》
下一篇:宋·张镃《晚步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