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翼高攒叶":翠绿的叶片如翠鸟翅膀般高高攒聚在一起,
"朱缨澹拂花":红色的花朵像朱红缨带轻轻拂动。
"来从山堑侧":山茶花从山边的沟壑旁生长而来,
"开称画檐牙":盛开在画一般精美的屋檐下。
"影薄谁停绣":它淡薄的影子吸引得刺绣之人停下手中针线,
"香清似煮茶":香气清新如同煮茶时散发的芬芳。
"几多轻敛态":在月光下,山茶花呈现出许多轻柔收敛的姿态,
"月动夹窗纱":微风吹动,窗纱摇曳。
南宋词人
张镃(1153~1221?),南宋词人。字功甫,亦作功父,又字时可,号约斋,寓居临安(今浙江杭州)。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隆兴二年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其长于词,内容大都写园林风光、节序感兴、咏花赏月以及交游酬唱等,也有少数词作感怀国事。词风清丽和婉,语言明快洗练。写景咏物,尤为工细。代表作品有《梅品》《仕学规范》。
1. 分段赏析
首联“翠翼高攒叶,朱缨澹拂花”,诗的开篇便用生动的比喻,将山茶花的叶子比作翠鸟的翅膀,高高攒聚在一起,形象地描绘出叶片的翠绿与茂密;而花朵则如红色的缨带,轻轻拂动,“朱缨”突出花朵颜色的鲜艳,“澹拂”则赋予花朵灵动、轻柔的姿态,一开篇便将山茶花的形态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颔联“来从山堑侧,开称画檐牙”,此句将视角拓展到山茶花的生长环境。山茶花从山边的沟壑旁生长而来,那原本质朴、带着自然野性的它,盛开在精致如画的屋檐下,却毫无违和感,反而与画檐相互映衬,更添一份雅致。这既写出了山茶花生长环境的多样性,也体现出它无论处于何种环境,都能展现出独特的美,仿佛是自然馈赠给人间的珍宝。颈联“影薄谁停绣,香清似煮茶”,诗人从视觉和嗅觉两个感官层面进一步刻画山茶花。山茶花淡薄的影子,似乎让正在刺绣的人都停下了手中的针线,侧面烘托出山茶花影子的独特吸引力。而它的香气清新宜人,如同煮茶时散发的清香,让人心旷神怡。通过将山茶花的香气与煮茶的香气相类比,使读者更能真切地感受到那股淡雅的芬芳,从另一个角度展现出山茶花的魅力。尾联“几多轻敛态,月动夹窗纱”,尾句营造出一种朦胧、静谧的氛围。在月光的映照下,山茶花呈现出娇羞、轻柔收敛的姿态,微风拂过,窗纱轻轻晃动,山茶花的影子也随之摇曳。这一画面充满了诗意与美感,不仅描绘出山茶花外在的姿态,更传达出它内在的含蓄与温婉,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
上一篇:宋·张镃《漫兴(其二)》
下一篇:宋·张镃《谁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