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ēng

朝代:宋作者:张镃浏览量:1
chā
huā
jiǔ
shào
nián
chǎng
làn
shǎng
huā
dēng
shí
xiāng
yuè
dāng
tiān
xīng
wěi
shǎo
zhū
lián
pái
yuè
shēng
cháng
fēi
yuán
fēng
jǐng
jīn
shū
shì
qíng
huái
怀
lǎo
kuáng
yíng
ān
chán
xīn
shuǐ
liú
zhào
kān
páng

译文

曾经年少时,在灯夕热闹的地方插花饮酒,尽情观赏那散发着十里芬芳的花灯。天空中明月高悬,星辰稀少,街边家家户户悬挂着珠帘,传出悠长的乐声。如今并非灯夕的风景与过去不同,而是我自己年纪大了,情怀不再轻狂。现在我收获了如禅定般平静的心境,内心就像佛龛旁的碧琉璃一样澄澈。

逐句剖析

"插花呼酒少年场":曾经年少时,在灯夕热闹的地方插花饮酒,

"烂赏花灯十里香":尽情观赏那散发着十里芬芳的花灯。

"璧月当天星纬少":天空中明月高悬,星辰稀少,

# 纬:一作续。

"珠帘排户乐声长":街边家家户户悬挂着珠帘,传出悠长的乐声。

"非缘风景今殊昔":如今并非灯夕的风景与过去不同,

"自是情怀老不狂":而是我自己年纪大了,情怀不再轻狂。

"赢得安禅心似水":现在我收获了如禅定般平静的心境,

"碧琉璃照佛龛旁":内心就像佛龛旁的碧琉璃一样澄澈。

# 碧琉璃:碧绿色的琉璃。亦喻指碧绿色的光莹透明之物。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灯夕》为南宋诗词家张镃所作的七言律诗。此诗描绘灯夕之景,抒发岁月变迁下的心境转变。首联重现年少时在热闹灯市插花饮酒、沉醉花灯芬芳的场景;颔联以天空明月繁星、街边排户珠帘与悠长乐声,渲染出灯夕的繁华热闹。颈联点明并非风景改变,而是自身年老,情怀不再轻狂;尾联尽显如今心境如禅定般平静,内心澄澈如佛龛旁的碧琉璃。全诗从往昔热闹写起,转入当下心境,语言自然流畅,生动展现出诗人从年少欢愉到年老心宁的情感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词人

张镃(1153~1221?),南宋词人。字功甫,亦作功父,又字时可,号约斋,寓居临安(今浙江杭州)。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隆兴二年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其长于词,内容大都写园林风光、节序感兴、咏花赏月以及交游酬唱等,也有少数词作感怀国事。词风清丽和婉,语言明快洗练。写景咏物,尤为工细。代表作品有《梅品》《仕学规范》。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插花呼酒少年场,烂赏花灯十里香”,将读者带入往昔热闹非凡的灯夕场景。彼时年少的诗人,置身于充满活力的人群中,一边插花,一边畅饮美酒,尽情沉醉在绚烂花灯散发的十里芬芳里。“插花”“呼酒”等动作描写,生动地勾勒出少年时期的洒脱与欢愉,而“烂赏”一词则凸显出对花灯的痴迷,淋漓尽致地展现出年少时的朝气蓬勃与对生活的热爱。颔联“璧月当天星纬少,珠帘排户乐声长”,诗人继续描绘灯夕夜景。天空中,明月高悬,星辰稀疏,皎洁的月光洒在大地上,为整个场景增添了一抹柔和的色彩;街边,家家户户悬挂着珠帘,透过珠帘,传出悠长的乐声。“璧月”“珠帘”“乐声”等意象相互交织,从视觉、听觉等多个角度,营造出繁华热闹、充满欢乐氛围的灯夕画面,让人仿佛身临其境。颈联“非缘风景今殊昔,自是情怀老不狂”,诗人笔锋一转,道出内心感慨。并非如今的灯夕风景与过去不同,而是自己年岁渐长,情怀已不再如年少时那般轻狂。岁月的流逝,让诗人经历了诸多世事变迁,心境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曾经的激情与狂热,逐渐被沉稳与平静所取代。这种情感的转变,并非对往昔欢乐的否定,而是一种对人生更深刻的体悟。尾联“赢得安禅心似水,碧琉璃照佛龛旁”,将诗人当下的心境刻画得入木三分。如今的他,内心如禅定般平静,宛如澄澈的水,又似佛龛旁的碧琉璃,纯净而安宁。在历经生活的种种后,诗人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归宿,这种超脱尘世的心境,是岁月沉淀的结果,也是诗人对人生的一种升华。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张镃《蚊》

下一篇:宋·张镃《残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