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肯楼边著画船":不愿将画船停靠在岸边楼阁下。
"载将诗酒入风烟":只愿载着诗与酒驶入朦胧的风烟之中。
"浪花溅白疑飞鹭":浪花翻涌溅起的白色水花,仿佛是白鹭振翅纷飞,
"荷芰藏红似小莲":荷花与菱叶间藏着的点点红色,好似初绽的小莲般娇柔。
# 芰:菱。
"醒醉梦":在半醒半醉的梦幻中,
"唤吟仙":呼唤来诗仙共赏美景。
# 吟仙:吟才清逸绝尘的诗人。
"先秋一叶莫惊蝉":立秋前夕的一片落叶啊,莫要惊飞了树上的鸣蝉。
"白云乡里温柔远":那白云深处的温柔之乡太过遥远,
# 白云乡:指无功名的人。
"结得清凉世界缘":幸而能与这清凉的西湖世界结下尘缘。
南宋词人
高观国(?~?),南宋词人。字宾王,号竹屋,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活于南宋中期,身世无考。词作透露少年时在东越,后漂泊于吴门、淮南、临安等地,一生似未入仕途。其词言情体物,各臻妙境。著有《竹屋痴语》。
1. 分段赏析
上片“不肯楼边着画船。载将诗酒入风烟”两句点明词人不愿在楼边停泊画船,而是载着诗酒驶入朦胧的风烟之中,展现出词人超脱世俗、追寻自然的意趣。“浪花溅白疑飞鹭,荷芰藏红似小莲”则是对西湖景色的生动刻画,“浪花溅白”如白鹭翻飞,“荷芰藏红”仿若小莲含羞,以形象的比喻将西湖景色的灵动与秀美展现得淋漓尽致,富有画面感。下片“醒醉梦,唤吟仙。先秋一叶莫惊蝉”三句,“醒醉梦”写词人在半醉半醒、似梦非梦的状态中,“唤吟仙”表达其渴望与古代诗仙一同吟诗作赋的雅兴;“先秋一叶莫惊蝉”则以“先秋一叶”暗示季节即将更迭,劝慰落叶莫惊秋蝉,暗含对时光流转的淡淡感慨。“白云乡里温柔远,结得清凉世界缘”两句,“白云乡里”象征远离尘世的虚幻美好,“温柔远”透露出些许无奈,而“结得清凉世界缘”则表达出词人庆幸能与这清凉宁静的西湖世界结缘,凸显出词人追求超脱、宁静心境的主题。
下一篇:宋·高观国《霜天晓角·九日苏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