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峰翠冷":楚地的山峰翠绿且透着寒意,
"吴波烟远":吴地的水波烟雾茫茫,伸向远方,
"吹袂万里西风":万里西风劲吹,吹拂着衣袖。
"关河迥隔新愁外":关隘河流远隔,新愁油然而生,
"遥怜倦客音尘":远远地怜惜那漂泊疲倦的友人,盼望着他的音信,
# 音尘:声音尘土,借指信息。
"未见征鸿":却没有看到传递书信的大雁。
"雨帽风巾归梦杳":(想象友人)在风雨中奔波,归乡的梦渺茫难寻,
"想吟思、":猜想友人的吟思、
"吹入飞蓬":随着飞蓬飘散。
"料恨满、":料想友人心中充满愁恨、
"幽苑离宫":(愁恨)弥漫在幽静的苑囿和离宫。
# 幽苑离宫:指沦陷区原宋朝的宫殿、园林。
"正愁黯文通":此时我像江淹一样,满心忧愁。
# 黯:沮丧貌。
"秋浓":秋色浓郁。
"新霜初试":初降的寒霜刚刚显现,
"重阳催近":重阳节即将来临,
"醉红偷染江枫":如醉的红色悄然染上了江枫。
"瘦筇相伴":只有瘦竹杖与我相伴,
# 瘦筇:竹杖。
"旧游回首":回首回忆往昔的同游时光,
"吹帽知与谁同":(如今)不知与谁一同在风中赏景。
"想萸囊酒盏":想象友人的茱萸囊和酒盏,
# 萸囊:茱萸的佩囊,相传可以避邪。
"暂时冷落菊花丛":暂时被冷落于菊花丛中。
"两凝伫":两人长久地伫立,
"壮怀立尽":满怀壮志之情在伫立中渐渐消逝,
"微云斜照中":在微云飘浮、斜阳映照之中。
南宋词人
高观国(?~?),南宋词人。字宾王,号竹屋,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活于南宋中期,身世无考。词作透露少年时在东越,后漂泊于吴门、淮南、临安等地,一生似未入仕途。其词言情体物,各臻妙境。著有《竹屋痴语》。
1. 分段赏析
上阕:“楚峰翠冷,吴波烟远,吹袂万里西风。关河迥隔新愁外,遥怜倦客音尘,未见征鸿。雨帽风巾归梦杳,想吟思、吹入飞蓬。料恨满、幽苑离宫。正愁黯文通。”开篇描绘了一幅楚地山峰翠绿清冷、吴地水波烟雾茫茫,万里西风劲吹的画面,奠定了凄凉的基调。“关河迥隔新愁外”,点明因关河阻隔而生新愁,“遥怜倦客音尘,未见征鸿”,表达对远方友人的怜惜以及对其音信的盼望。“雨帽风巾归梦杳,想吟思、吹入飞蓬”,想象友人风雨兼程,归梦渺茫,吟诗寄情于飞蓬,进一步体现对友人的关切。“料恨满、幽苑离宫”,猜测友人满怀愁恨。最后以“正愁黯文通”,借江淹之愁,直抒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愁。下阕:“秋浓。新霜初试,重阳催近,醉红偷染江枫。瘦筇相伴,旧游回首,吹帽知与谁同。想萸囊酒盏,暂时冷落菊花丛。两凝伫,壮怀立尽,微云斜照中。”“秋浓”二字承上启下,引出对秋景的进一步描写,新霜初降,重阳将近,江枫被染得如醉般红。“瘦筇相伴,旧游回首,吹帽知与谁同”,回忆与友人的旧游,如今只能与瘦筇相伴,感叹无人像旧友一样与自己共赏秋景。“想萸囊酒盏,暂时冷落菊花丛”,想象友人在重阳之际,冷落了茱萸囊和酒盏,无人与他在菊花丛中饮酒作乐。最后“两凝伫,壮怀立尽,微云斜照中”,词人在微云斜照中长久伫立,既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又流露出壮志难酬的情怀,将情感推向高潮。
上一篇:宋·高观国《忆秦娥·舟中书事》
下一篇:宋·高观国《金人捧露盘·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