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èng
zhì
guī
bié

朝代:宋作者:黄公度浏览量:1
xíng
dòng
gāo
gài
shī
duǎn
jiān
tíng
chūn
cǎo
wài
shuǐ
yún
biān
diāo
è
tuán
shuāng
chì
huá
liú
shòu
biān
huái
huáng
hǎo
qiū
tiān

译文

出行时的神色牵动着高车的帷幔,我写下诗句寄往你手中的简短信笺。在离别的长亭外,春草正铺展到远方,吉水之畔,暮云正笼罩着天边。雕与鹗振翅搏击,霜风掠过它们的羽翼,骅骝骏马昂首,接受着玉饰马鞭的驱策。槐花泛黄时你要努力奋进,待秋日来临,定有好消息传来相告。

逐句剖析

"行色动高盖":出行时的神色牵动着高车的帷幔,

"题诗寄短笺":我写下诗句寄往你手中的简短信笺。

"离亭春草外":在离别的长亭外,春草正铺展到远方,

"吉水暮云边":吉水之畔,暮云正笼罩着天边。

"雕鹗抟霜翅":雕与鹗振翅搏击,霜风掠过它们的羽翼,

"骅骝受玉鞭":骅骝骏马昂首,接受着玉饰马鞭的驱策。

"槐黄须努力":槐花泛黄时你要努力奋进,

"好语及秋天":待秋日来临,定有好消息传来相告。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赠弟稚圭别》是南宋诗人黄公度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围绕兄弟离别展开,首联点明送别的场景,弟弟即将乘车远行,诗人以诗寄情;颔联描绘离别地点,春草萋萋的离亭、暮云笼罩的吉水,烘托出悠远的离愁;颈联用雕鹗振翅、骅骝受鞭的意象,比喻弟弟才华出众、前程可期,暗含鼓励;尾联则直接叮嘱:科举备考(槐黄代指此时)要勤奋,待秋日定有好消息。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既有离别的不舍,更饱含对弟弟的殷切期望,情感真挚动人。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词人

黄公度(1109~1156),南宋词人。字师宪,号知稼翁,莆田(今属福建)人。绍兴进士,签书平海军节度判官。后被秦桧诬陷,落职闲居数年。秦桧死复起,官至尚书考功员外郎。黄公度工诗词。其诗颇关心国事,洪迈赞其诗“铿锵蹈厉,发越沉郁,精深而不浮于巧,平淡而不近俗”。清代陈廷焯评其词:“黄师宪《知稼翁词》气和音雅,得味外味,人品既高,词理亦胜。”代表作品有《悲秋》《乙亥岁除渔梁村》《菩萨蛮》《卜算子》。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行色动高盖,题诗寄短笺”以简练笔触勾勒离别场景。“行色动高盖”中“动”字写出车驾即将启程的动态,“高盖”代指弟弟的车马,暗含对其行程的关注;“题诗寄短笺”则直接点出诗人以诗传情的方式,虽未直言不舍,却已流露出临别时的珍重心意。颔联“离亭春草外,吉水暮云边”转向环境渲染。“离亭”是送别场所,“春草外”春草萋萋,延伸至视线尽头,更添离别的悠长;“吉水暮云边”则遥想弟弟即将抵达的吉水,暮云笼罩的水畔,朦胧中带着几分孤寂。两句以“春草”“暮云”等意象,将眼前与远方勾连,烘托出离别的怅惘氛围。颈联“雕鹗抟霜翅,骅骝受玉鞭”转为对弟弟的激励。“雕鹗”是猛禽,“抟霜翅”写出其振翅高飞、搏击寒霜的强劲姿态;“骅骝”为良马,“受玉鞭”则喻指接受鞭策、奋进前行。诗人以这两种象征进取的动物,暗赞弟弟才德出众,并寄望其能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勇毅前行,字里行间满是对弟弟的信任与期待。尾联“槐黄须努力,好语及秋天”收束于恳切的叮嘱。“槐黄”指槐叶变黄的秋日,古人常以“槐黄”代指科举考试的时节(秋闱);“须努力”直抒胸臆,劝勉弟弟珍惜时光、勤奋进取;“好语及秋天”则含蓄表达期待,待秋日放榜时,再共叙捷报,共享喜悦。两句将当下的离别与未来的重逢联结,既有现实的督促,又有温暖的愿景。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黄公度《方帅务德生朝三首其一》

下一篇:宋·黄公度《点绛唇·夜寒江净山含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