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éng
xún
xún
xuān

朝代:宋作者:黄公度浏览量:1
dàn
wēn
gōng
jiǔ
dūn
píng
shēng
xiāng
dǎng
gèng
xún
xún
shān
lín
shēn
cháng
jiàn
mén
guǎn
chūn
shì
qín
zūn
duì
xián
bǎi
nián
jiāo
léi
chén
gòng
chuán
zhái
xiāng
gōng
pǐn
wèi
shǔ
dōng
yǒu
lín

译文

岂止对亲族温和恭敬,让家族和睦融洽,一生对待乡邻,更是谦逊有礼。在山林中自得乐趣,身体康健,门庭待人无私,万物自然如沐春风。轩内琴瑟、酒器与典籍相伴,清雅自适,与友人的情谊如雷义、陈重般胶漆相投,可历百年。世人都传他有贤才且擅长品评,其德行堪比东坡“德不孤必有邻”,毫不逊色。

逐句剖析

"可但温恭九族敦":岂止对亲族温和恭敬,让家族和睦融洽,

"平生乡党更恂恂":一生对待乡邻,更是谦逊有礼。

"山林得趣身长健":在山林中自得乐趣,身体康健,

"门馆无私物自春":门庭待人无私,万物自然如沐春风。

"一室琴尊对咸籍":轩内琴瑟、酒器与典籍相伴,清雅自适,

"百年胶漆付雷陈":与友人的情谊如雷义、陈重般胶漆相投,可历百年。

"共传宅相工题品":世人都传他有贤才且擅长品评,

"未数东坡德有邻":其德行堪比东坡“德不孤必有邻”,毫不逊色。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和苏伯承题恂恂轩》是南宋黄公度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围绕“恂恂”美德,借题轩之名颂君子品格。首联“可但温恭九族敦,平生乡党更恂恂”,以递进笔法写主人对亲族温和、对乡邻谦逊,点出儒家“孝亲睦邻”伦理。颔联“山林得趣身长健,门馆无私物自春”,状其居山林自得、待人无私,以“物自春”喻胸怀豁达。颈联“一室琴尊对咸籍,百年胶漆付雷陈”,借琴书雅景与“雷陈”典故,写其生活清雅,及与苏伯承如胶似漆的情谊。尾联“共传宅相工题品,未数东坡德有邻”,以“宅相”赞其才德,以东坡典故提升境界,暗合唱和之意。全诗用典精当,对仗工整,将儒家教化与文人雅趣融于一炉,于平实中见深厚,是颂德与唱和兼具的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词人

黄公度(1109~1156),南宋词人。字师宪,号知稼翁,莆田(今属福建)人。绍兴进士,签书平海军节度判官。后被秦桧诬陷,落职闲居数年。秦桧死复起,官至尚书考功员外郎。黄公度工诗词。其诗颇关心国事,洪迈赞其诗“铿锵蹈厉,发越沉郁,精深而不浮于巧,平淡而不近俗”。清代陈廷焯评其词:“黄师宪《知稼翁词》气和音雅,得味外味,人品既高,词理亦胜。”代表作品有《悲秋》《乙亥岁除渔梁村》《菩萨蛮》《卜算子》。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唱和诗。借和诗题咏“恂恂轩”,赞扬苏伯承温恭谦逊的品德、淡泊自适的生活态度,以及与友人的真挚情谊,传递出对儒家君子品格与清雅生活的推崇。

2. 写作手法

用典:颈联“百年胶漆付雷陈”运用东汉雷义与陈重的典故。据《后汉书》载,雷义与陈重为好友,相互举荐,情谊深厚,时人谓“胶漆自谓坚,不如雷与陈”,“胶漆”遂成深厚友情的代称。此处借二人典故,喻指主人与苏伯承的情谊如雷、陈般牢不可破,既显友情真挚,又添历史厚重感。意象组合:“山林”体现他喜欢闲适生活,不追名逐利,身体也因此康健;“门馆”和“物自春”则显露出他待人无私,周围环境都像春光一样温暖。书房里的“琴尊”和“典籍”,能看出他有艺术修养,也爱读书学习。“胶漆”这个意象,加上“雷陈”的典故,说明他和朋友感情深厚,像胶漆一样分不开。这些意象围绕“恂恂轩”,从他和亲友乡邻的相处,到生活的环境,再到日常的爱好,一步步展现他的品性,让他温和恭敬的形象更具体,也营造出文雅宁静的氛围。

3. 分段赏析

首联:“可但温恭九族敦,平生乡党更恂恂。”“可但”以递进语气强调轩主人不仅对亲族温和恭敬,使家族和睦(“九族敦”),更对乡邻谦逊有礼。“恂恂”点题,直接凸显儒家“孝亲睦邻”的思想核心。颔联:“山林得趣身长健,门馆无私物自春。”前句写主人隐居山林、自得其乐,故身心康泰;后句以“无私”点明其处世胸怀,因待人坦诚无私,居所仿佛常年如春。景物“物自春”暗衬其行为能感化他人,将生活态度与精神境界融合。颈联:“一室琴尊对咸籍,百年胶漆付雷陈。”“琴尊”“咸籍”(典籍)勾勒轩内琴书相伴的清雅场景,尽显文人雅趣;“雷陈”用东汉雷义与陈重的典故,喻主人与友人苏伯承的情谊如胶似漆,深化“德友相得”的主题。尾联:“共传宅相工题品,未数东坡德有邻。”“宅相”赞主人贤能兼具品鉴才学,“未数东坡”以苏轼“德不孤,必有邻”为比,既颂主人德行堪比先贤,又以自谦收束唱和之意,将个人品德的优秀转变为诗人对儒家思想的追寻。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黄公度《和郑邦达主簿五绝》

下一篇:宋·黄公度《别吕守三首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