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风外烟笼柳":芦苇在风中摇摆,杨柳被薄烟笼罩,
# 蒹葭:即芦苇。
"数叠遥山眉黛秀":远处青翠的山峰像女子的眉毛一样秀丽。
"微雨过江来":细雨飘过江面,
"烦襟为一开":我忧愁的心情随即舒展开来。
"沙边临望处":站在沙滩上观望,
"紫燕双飞语":成双成对的紫燕边飞边叫。
"举酒送飞云":我端起酒杯送别云彩,
"夜凉愁梦频":夜晚的凉意却总是让梦中的我忧秋不断。
北宋书画家
米芾(1051?~1107?),北宋书画家。初名黻,字元章,号海岳外史等,世称米南宫;因举止“颠狂”,人称“米颠”,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后迁襄阳(今属湖北)。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等职。米芾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与薛绍彭并称“米薛”。其书画自成一家,绘画擅长枯木竹石与山水,独具风格特点;书法用功极深,长于临摹古人作品,近乎以假乱真。书法成就以行书为最大,兼擅篆、隶、楷、草等书体,运笔特色鲜明,“稳不俗、险不怪、老不枯、润不肥”,飘逸间不失稳重,对唐以来的书法多有革新。著有《书史》《画史》《宝章待访录》《山林集》(已佚,有后人辑本《宝晋英光集》)等,存世书作有《苕溪诗》《蜀素帖》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抒情词。借蒹葭、烟柳、遥山、微雨等景象,先写江雨涤荡烦闷,又以沙边紫燕双飞、举酒送云之景,转出夜凉愁梦频的情思,抒发由景及情的复杂心绪,展现拟古情境里的细腻情感流转。
2. 分段赏析
“蒹葭风外烟笼柳。数叠遥山眉黛秀”,开篇勾勒远景。“蒹葭风外”点明环境,微风拂过蒹葭,“烟笼柳”以朦胧之笔绘柳,营造轻柔氛围;“数叠遥山眉黛秀”,将远山比作秀美的眉黛,以比喻写山之形态,展现山水相依的静态美。“微雨过江来。烦襟为一开”,笔锋一转写动态。微雨从江面飘来,“过”字赋予雨灵动之感。“烦襟为一开”,因雨带来清凉,烦闷的胸怀得以舒展,由景及情,体现自然之雨对人心绪的治愈,实现景与情的初步交融。“沙边临望处。紫燕双飞语”,聚焦近景与细节。“沙边临望”点明人物活动,“紫燕双飞语”,描绘紫燕成双、呢喃私语的画面,以燕之双衬人之孤(为后文抒情铺垫),同时增添画面生机。“举酒送飞云,夜凉愁梦频”,收束抒情。“举酒送飞云”,以动作写心境,送飞云似送思绪;“夜凉愁梦频”,夜凉是环境,“愁梦频”直抒胸臆,将前文含蓄之情推向浓郁,凉夜、愁梦交织,凸显内心惆怅,让全词情感在景的铺陈后,凝聚成深沉的情思。
上一篇:宋·米芾《鹧鸪天·漫寿》
下一篇:宋·米芾《诉衷情·献汲公相国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