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倦成流落":厌倦了仕途从而四处流落,
"游频惯转蓬":频繁的游历让我习惯了像飞蓬一样漂泊。
"热来随意住":天气热的时候就随意找个地方住下,
"凉至逐缘东":天气凉了就随着缘分往东去。
"入境亲疏集":到了一个新的地方,亲近和疏远的人都会聚集过来,
"他乡彼此同":虽然身处他乡,但大家彼此之间也差不多。
"暖衣兼饱食":有温暖的衣服穿,有充足的食物吃,
"但觉愧梁鸿":但我只觉得自己有愧于梁鸿。
北宋书画家
米芾(1051?~1107?),北宋书画家。初名黻,字元章,号海岳外史等,世称米南宫;因举止“颠狂”,人称“米颠”,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后迁襄阳(今属湖北)。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等职。米芾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与薛绍彭并称“米薛”。其书画自成一家,绘画擅长枯木竹石与山水,独具风格特点;书法用功极深,长于临摹古人作品,近乎以假乱真。书法成就以行书为最大,兼擅篆、隶、楷、草等书体,运笔特色鲜明,“稳不俗、险不怪、老不枯、润不肥”,飘逸间不失稳重,对唐以来的书法多有革新。著有《书史》《画史》《宝章待访录》《山林集》(已佚,有后人辑本《宝晋英光集》)等,存世书作有《苕溪诗》《蜀素帖》等。
1. 分段赏析
首联“仕倦成流落,游频惯转蓬”,诗人直言因厌倦仕途,最终落得流落他乡的境地。“游频”表明频繁出游,如同飘转的蓬草一般居无定所。此联既交代了自己的现状,又生动地传达出内心对仕途的疲惫以及漂泊的无奈,为全诗定下了略带忧伤的基调。颔联“热来随意住,凉至逐缘东”,进一步描述自己随遇而安的生活状态。天气炎热时便随意找地方停留,天气转凉则顺着机缘向东前行。“随意”“逐缘”两个词,深刻体现出诗人漂泊生活中的随性与对命运的顺应,在无奈之中又有一种豁达的心境。颈联“入境亲疏集,他乡彼此同”,诗人来到新的地方,亲朋好友有亲有疏都会相聚而来。同时感慨在他乡,大家的境遇其实都差不多。这两句从人际交往和人生境遇的角度,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洞察,表达出一种同病相怜的情感,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个人漂泊的孤独感。尾联“暖衣兼饱食,但觉愧梁鸿”,诗人表示自己如今有暖衣穿、有饱饭吃,生活基本无忧,然而内心却觉得愧对梁鸿。梁鸿是东汉时期的高士,品行高洁,隐居不仕。米芾借此表达自己虽生活不愁,但在精神境界上,自认为与梁鸿这样的高洁之士相比仍有差距,体现出诗人对更高精神追求的向往,也使诗歌的情感更为深沉。
上一篇:宋·米芾《虹县旧题二首 其二》
下一篇:宋·米芾《僧舍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