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iā
ào
·
·
jīn
shān

朝代:宋作者:米芾浏览量:1
dān
yáng
xíng
jīn
lín
bǎo
huà
chéng
shì
lóng
gōng
duì
shí
shí
gèng
yǒu
tiān
huā
zhuì
hào
miǎo
tiān
qiū
shuǐ
zhì
jīng
liè
lián
shān
fèi
yuán
jiào
dài
gèng
gēn
jiào
lóng
bāng
rén

译文

往昔在丹阳行乐之时,金山如紫金浮玉般矗立,仿佛下临无地。宝阁仿佛化作了弥勒世界,与龙宫相对,时时还有天花坠落。浩渺的秋水铺天盖地而来,鲸鱼鼓起鬣毛,连山都仿佛为之沸腾。员峤、岱舆两座仙山好像被巨鳌驮负着,这些仙山没有根蒂,但愿不要被龙伯国的巨人戏耍。

逐句剖析

"昔日丹阳行乐里":往昔在丹阳行乐之时,

"紫金浮玉临无地":金山如紫金浮玉般矗立,仿佛下临无地。

"宝阁化成弥勒世":宝阁仿佛化作了弥勒世界,

"龙宫对":与龙宫相对,

"时时更有天花坠":时时还有天花坠落。

"浩渺一天秋水至":浩渺的秋水铺天盖地而来,

# 渺:一作荡。

"鲸鲵鼓鬣连山沸":鲸鱼鼓起鬣毛,连山都仿佛为之沸腾。

"员峤岱舆更赑屃":员峤、岱舆两座仙山好像被巨鳌驮负着,

"无根蒂":这些仙山没有根蒂,

"莫教龙伯邦人戏":但愿不要被龙伯国的巨人戏耍。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渔家傲·金山》是宋代米芾所作的一首词。此词以金山为描写对象,上阕追忆昔日金山的繁华行乐之景,描绘出宝阁似弥勒世界,与龙宫相对,天花常坠的奇幻画面,充满想象。下阕写浩渺秋水时至,以鲸鲵鼓鬣、员峤岱舆赑屃等夸张之笔,展现出自然的磅礴力量。从分段看,上阕侧重人文奇幻之景,下阕着重自然壮阔之景。该词是将神话传说与现实景色相融合,以豪放奇幻之笔绘就金山图景。米芾凭借艺术视角和创作手法,展现金山的魅力,体现出对自然奇观的赞叹与敬畏。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书画家

米芾(1051?~1107?),北宋书画家。初名黻,字元章,号海岳外史等,世称米南宫;因举止“颠狂”,人称“米颠”,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后迁襄阳(今属湖北)。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等职。米芾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与薛绍彭并称“米薛”。其书画自成一家,绘画擅长枯木竹石与山水,独具风格特点;书法用功极深,长于临摹古人作品,近乎以假乱真。书法成就以行书为最大,兼擅篆、隶、楷、草等书体,运笔特色鲜明,“稳不俗、险不怪、老不枯、润不肥”,飘逸间不失稳重,对唐以来的书法多有革新。著有《书史》《画史》《宝章待访录》《山林集》(已佚,有后人辑本《宝晋英光集》)等,存世书作有《苕溪诗》《蜀素帖》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上阕:“昔日丹阳行乐里。紫金浮玉临无地。宝阁化成弥勒世。龙宫对。时时更有天花坠。”开篇“昔日丹阳行乐里”,点明曾经在丹阳之地,金山是行乐之所,奠定了追忆往昔繁华的基调。“紫金浮玉临无地”形象地描绘出金山如紫金浮玉般矗立,仿佛下临无地,突出其雄伟与独特。“宝阁化成弥勒世。龙宫对。时时更有天花坠”,运用想象,构建出宝阁如同弥勒世界般庄严神圣,与龙宫相对,天花不时坠落的奇幻场景,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神秘之感,展现出金山昔日仿佛仙境般的繁华与瑰丽,传达出词人对往昔金山美好景象的怀念与赞叹。下阕:“浩渺一天秋水至,鲸鲵鼓鬣连山沸。员峤岱舆更赑屃。无根蒂。莫教龙伯邦人戏。”“浩渺一天秋水至”描绘出浩渺无边的秋水到来,为下文的磅礴景象做铺垫。“鲸鲵鼓鬣连山沸”运用夸张手法,写鲸鱼鼓起鬣毛,连山都仿佛沸腾,极言水势之汹涌、力量之强大。“员峤岱舆更赑屃”用神话典故,以员峤、岱舆两座仙山被巨鳌驮负的情景,进一步渲染自然的神奇与力量。“无根蒂。莫教龙伯邦人戏”则在想象中发出祈愿,担心仙山无根基,不要被龙伯国巨人戏弄,既体现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又增添了神秘氛围。这几句通过夸张、用典等手法,营造出雄浑壮阔、神秘奇幻的意境,表达了词人对大自然强大力量的震撼与敬畏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米芾《诉衷情·思归》

下一篇:宋·米芾《减字木兰花·涟水登楼寄赵伯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