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ǒng
méi

朝代:宋作者:陈亮浏览量:1
shū
zhī
héng
shòu
xiǎo
è
diǎn
zhū
guāng
duǒ
xiān
biàn
bǎi
huā
jiē
shì
xiāng
chuán
chūn
xìn
xuě
mái
cáng
xiū
sān
nòng
dōng
jūn
zhèng
zhǔ
zhāng

译文

疏落的枝头横开着洁白清瘦的梅花,另一些细小的花萼好像点缀着珠玉,光洁无瑕。只要一朵梅花首先开放,紧接着各种花儿争奇斗艳,香气也很不错。梅花为了报告春天到来的消息,不怕严寒大雪压。玉笛啊,你不要吹奏《梅花落》的哀曲吧,有春神作主,谁也奈何不了它!

逐句剖析

"疏枝横玉瘦":疏落的枝头横开着洁白清瘦的梅花,

# 玉瘦:指沾满雪的清冷刚劲的花枝。玉,比喻洁白美好。瘦,细削,这里有清冷、刚劲的意思。,横:横伸着。,疏:稀少。

"小萼点珠光":另一些细小的花萼好像点缀着珠玉,光洁无瑕。

# 点:点缀、装点。,萼:花萼,在花瓣下部的一圈绿色小片。

"一朵忽先变":只要一朵梅花首先开放,

# 变:变化。这里指花蕾开放。,忽:不在意。

"百花皆事香":紧接着各种花儿争奇斗艳,香气也很不错。

"欲传春信息":梅花为了报告春天到来的消息,

# 春信息:春意。

"不怕雪埋藏":不怕严寒大雪压。

"玉笛休三弄":玉笛啊,你不要吹奏《梅花落》的哀曲吧,

# 三弄:指梅花三弄,是中国古代歌咏梅花的一种笛子乐曲。

"东君政主张":有春神作主,谁也奈何不了它!

# 主张:主宰。化。这里指花蕾开放。,东君:指春神,象征美好的春天。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梅花》是南宋诗人陈亮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开篇前两句对梅花的刚劲风骨与洁白之色予以赞颂;第三、四句着重褒扬梅花不惧严寒,于百花凋零之际独自凌寒绽放的特质;第五、六句则是对梅花内在品质的礼赞;第七、八句点明春天的降临是不可阻挡的自然规律。整首诗格调清新脱俗,语言简洁明快,一改以往诗歌缠绵悱恻、孤芳自赏的风格基调,在咏梅的过程中寄寓着诗人坚毅的性格,同时也充分展现出他对春天必将到来的笃定信念。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思想家、文学家,永康学派的代表人物

陈亮(1143~1194),南宋思想家、文学家。原名汝能,字同甫,号龙川,人称龙川先生,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绍熙进士。光宗时授签书建康府判官,未赴任而卒。陈亮是浙东事功学派的永康学派主要代表,倡导经世济民的“事功之学”,提出“盈宇宙者无非物,日用之问无非事”。他与朱熹友善,两人多次进行“王霸义利之辩”。才气超迈,喜谈兵,屡次上书力主抗金,反对和议。所作政论气势纵横,笔锋犀利;词作感情激越,风格豪放。著有《龙川文集》《龙川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首五言律诗的创作时间尚无确切考证。从陈亮的作品风格推断,其很可能创作于与辛弃疾(1188年冬)鹅湖之会以前。鹅湖之会的五年前(1184年),陈亮蒙冤入狱,被押送至大理寺,出狱后他在写给各方的谢启中多次提及“当路见憎”,诉说遭受当道忌恨的处境。身为南宋爱国词人,陈亮始终将国家安危系于心中,毕生为北伐金国、收复中原四处奔波、大声疾呼,即便多次遭受迫害也从未动摇志向,始终坚守着崇高的民族气节。作者表面上是在咏叹梅花,实则是借物抒怀,此诗堪称陈亮借物咏志的代表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咏物诗。借梅花刚劲洁白、凌寒绽放的景象,写出了诗人对梅花品质的赞美,寄托了自己坚毅的性格及对春天必然来临的坚定信念。

2. 写作手法

托物言志:借“疏枝横玉瘦”的梅花形象,以其“不怕雪埋藏”的傲雪精神自比,通过咏梅“欲传春信息”的坚韧,寄托自己抗金报国、坚信正义必胜的爱国情志,将个人抱负与梅花品格融合。

3. 分段赏析

首联“疏枝横玉瘦,小尊点珠光”对梅花的形态进行了细致描绘。作者以“疏枝横玉”来刻画已然绽放的梅花,以“小萼缀珠”来描写尚未开放的梅萼。一个“瘦”字,尽显梅花的清雅姿态;一个“光”字,则展现出梅萼的秀美光彩,用语十分质朴。稀疏的梅树枝条横斜而出,洁白如玉且刚劲有力;花萼上点缀着颗颗雪珠,反射出晶莹剔透的光彩。有一朵梅花竟然率先开放,那些竞相吐芳的百花便都落在了梅花的后面。梅花一心想要传递春天到来的信息,即便是面对雪压冰欺的恶劣环境也毫不畏惧。玉笛啊,不要再反复吹奏《梅花落》的曲子了,因为春神正在主宰着人间的一切。颔联“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着重描写梅花的品格。梅花开放之时,正值隆冬季节,当百花还在沉睡之中,梅花却最先苏醒。向南的枝条上,只要有一朵梅花冲破严寒率先绽放,马上就会带动全枝的梅花依次争相开放。南枝的梅花开放了,北枝的梅花也不甘落后,不管是生长在水边篱落,还是雪后园林,它都不挑拣生长环境。“梅占百花魁”,它的芳香在百花之前,从不与百花争奇斗艳。它是一种温馨高洁的花,冷艳的姿态和幽淡的香气,赢得了千古以来无数诗人的赞赏。颈联写梅花的精神,“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正如“数点梅花天地心”所说,人们见到梅花,就会感觉到春天已经归来。它不怕冰风的摧残折损,也不怕寒雪的掩埋覆盖,这种傲雪凌霜的精神,正是梅花品格高贵的体现。严冬无法阻挡春天到来的脚步,深雪又怎么能埋藏住梅花的芬芳气息呢?诗人在此颂扬了梅花坚贞不屈的精神,以赞颂梅花的方式来寄托自己的爱国思想。尾联“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是在描写梅花的命运。笛曲中有《梅花落》,又被称为“梅花三弄”“落梅花”。花开花谢自有其规律,梅花原本并不在意,但诗人却表达出惜花之意,认为玉笛横吹《落梅花》,似乎是在催促梅花早早凋谢。于是诗人说,玉笛不要再吹奏那伤感的“梅花三弄”曲调了,春神就要来到人间,主宰大地。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与怜惜之情,请求东君为梅花做主,让玉笛不要再吹奏“三弄”之曲,以便留住春天,不让梅花过早凋谢。

4. 作品点评

陈亮毕生坚决主张抗击金兵、反对投降,怀有炽热的爱国情怀。其诗作《梅花》正是他爱国之志的生动写照,从中可见他对抗金大业的胜利、国家未来的发展,都抱持着坚定不移的信心。诗歌是诗人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在《梅花》中,陈亮以“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表明,既然玉笛所奏的《梅花落》曲调无法阻碍在春日暖阳滋养下的梅花蓬勃生长,那么,投降派那些委曲求全的论调,又怎能阻挡历史前进的步伐?他进一步借赞颂梅花在严寒中傲然挺立的姿态,对投降派予以强烈谴责,字里行间充分寄托了自己一生坚持抗战、抵制投降的爱国主义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全诗以梅拟人,含意深刻,陈亮像一株傲雪凌霜的梅花向人们预示了“百花皆后香”的光明前景,充分显示了作者强烈的爱憎感和对正义事业必获胜利的坚定信心。

不详浙江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方如金《陈亮研究论稿》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陈亮《柳梢青·柳丝烟织》

下一篇:宋·陈亮《水调歌头·癸卯九月十五日寿朱元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