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īn
láng
·
·
chóu
xīn
yòu
ān
zài
yòng
yùn
jiàn

朝代:宋作者:陈亮浏览量:1
luàn
cóng
tóu
shuō
ài
mín
jīn
zēng
ài
màn
téng
lěi
zhuàng
jìn
xiāo
rén
cuì
hǎo
guān
gài
yīn
shān
guān
xuě
kuī
shā
xīng
xīng
chū
chéng
dào
zhuǎn
wèn
wéi
ruò
nián
yuè
qiū
xìng
yóu
zhī
zhǎn
xīn
huàn
chū
huī
bié
dāng
shí
zhuāng
chāi
kāi
shōu
wǎng
wàn
yáo
zhī
dòng
zhè
huà
zhǐ
chéng
chī
jué
tiān
hóng
shuí
shān
bài
suàn
zhōng
ān
cháng
jiān
tiě
féi
shuǐ
guān
dōng
liè

译文

天下如此离乱不息,我们还是从头开始说吧。爱百姓、不惜钱帛财货的冠冕堂皇的无耻叛卖,复杂纠结、盘根错节的事物。人的脸色虽然越发脆嫩好看了,但奋发有为的壮气却消磨殆尽了,出使金国沟使臣虽然仪仗盛美,但无所成事,唯知借机去阴山观赏雪景。辜负了我、连头发都等白了。南宋向金国求和的现象是反常的,试问你宋朝因金的兴起而转弱的这种尴尬局面,质问鲁国究竟是在什么时候开始变得比齐国弱小的。实在是孔丘的荣幸,我又像子路弹瑟一样,不合那些当权者的心意(而被排斥)。我们现在应该打出完全不同的崭新的抗战旗帜来。把鹅湖之会时、我们所商议的那桩大义,反复的加以说明。只要我们据地振臂一呼,那么就会八方响应,万里疆域内,(抗金的声威)使百姓的肢体骨骼都随之震动。成为话柄、最终只落得一片痴心妄想。国中无入主率、谋划恢复中原的宏业,犹如洪炉无入扇鞴样。想象此中、哪能有永远不化的顽铁。(愿如东晋在淝水之战般)击破强敌,使关东地区的分裂局面得以终结。

逐句剖析

"离乱从头说":天下如此离乱不息,我们还是从头开始说吧。

# 离乱:由于金统治者发动复事,致使人民转辗流离。

"爱吾民、":爱百姓、

"金缯不爱":不惜钱帛财货的冠冕堂皇的无耻叛卖,

# 金缯不爱:缯,丝织品。这两句讽刺南宋朝廷只知用财物来换得苟安的局面,却说为了老百姓而“不爱金缯”,真如藤上缠藤,纠缠不清。

"蔓藤累葛":复杂纠结、盘根错节的事物。

# 累:缠绕牵连。

"壮气尽消人脆好":人的脸色虽然越发脆嫩好看了,但奋发有为的壮气却消磨殆尽了,

"冠盖阴山观雪":出使金国沟使臣虽然仪仗盛美,但无所成事,唯知借机去阴山观赏雪景。

# 冠盖阴山观雪:冠盖:本指冠服和车盖,这里借指南宋使臣。阴山:今蒙古、宁夏一带。泛指中原群山。这句说南宋派去金国的使臣畏敌庸懦,只是看看山上雪景而已。

"亏杀我、":辜负了我、

# 亏杀我:辜负了我头上星星白发。意谓盼望北伐把我头发都等白了。亏杀,辜负。

"一星星发":连头发都等白了。

"涕出女吴成倒转":南宋向金国求和的现象是反常的,试问你宋朝因金的兴起而转弱的这种尴尬局面,

# 涕出女吴成倒转:涕出女吴:春秋时,齐君怕吴国来攻打而流着泪把女儿嫁到吴国,希望吴国不要出兵。女吴:把女儿嫁给吴国,女是动词。成倒转:齐国本来强于吴国,所以这样说。这句说南宋向金国求和的现象是反常的。

"问鲁为齐弱何年月":质问鲁国究竟是在什么时候开始变得比齐国弱小的。

# 鲁为齐弱:《左传·哀公十四年》:“鲁为齐弱久矣!”这句是说鲁(南宋)弱于齐(金)的情况,何时能改变过来。

"丘也幸":实在是孔丘的荣幸,

# 丘也幸:语出《论语·述而》:“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又《论语先进》:“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丘:孔丘。

"由之瑟":我又像子路弹瑟一样,不合那些当权者的心意(而被排斥)。

# 由之瑟:由:仲由,字子路,孔子学生,性刚勇,弹起瑟来有“杀伐之声”。孔丘因此责备他为什么在孔门内弹奏。陈亮反用其意,鼓励、赞扬抗战的“杀伐之声”。

"斩新换出旗麾别":我们现在应该打出完全不同的崭新的抗战旗帜来。

# 别:别树一帜。,旗麾:旗帜。,斩新:同崭新。

"把当时、":把鹅湖之会时、

"一桩大义":我们所商议的那桩大义,

# 大义:指抗金这一正义事业。,一桩:一件。

"拆开收合":反复的加以说明。

# 拆开收合:比喻反复的加以说明。

"据地一呼吾往矣":只要我们据地振臂一呼,那么就会八方响应,

"万里摇肢动骨":万里疆域内,(抗金的声威)使百姓的肢体骨骼都随之震动。

# 摇肢动骨:大显身手。

"这话霸、":成为话柄、

# 这话霸:话霸:话柄。这是说作者向往北伐,奔走宣传,反被视为痴心妄想,传为话柄,受尽打击。

"只成痴绝":最终只落得一片痴心妄想。

# 痴绝:极端的痴心妄想

"天地洪炉谁扇鞴":国中无入主率、谋划恢复中原的宏业,犹如洪炉无入扇鞴样。

"算于中、":想象此中、

"安得长坚铁":哪能有永远不化的顽铁。

"淝水破":(愿如东晋在淝水之战般)击破强敌,

# 淝水破:指前秦苻坚于三八三年被东晋大败于淝水。

"关东裂":使关东地区的分裂局面得以终结。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贺新郎·酬辛幼安再用韵见寄》是南宋词人陈亮创作的一首爱国词,上片主要回顾宋朝屈辱的历史。开头第一句“离乱从头说”,像是要把人们已经淡忘的过往重新提起,引发对那段历史的回忆。下片则转向设想中的救国行动——如果让辛弃疾带兵,一定能扭转局面,出现“斩(崭)新换出旗麾别”的新气象。整首词尖锐批评了南宋小朝廷偏安江南、向敌人妥协求和的做法,这种政策让民族的气节和精神逐渐消散。作者大声呼吁要坚持抗击外敌、统一国家,字里行间既有很强的思想感染力,又有悲壮豪迈的艺术美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思想家、文学家,永康学派的代表人物

陈亮(1143~1194),南宋思想家、文学家。原名汝能,字同甫,号龙川,人称龙川先生,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绍熙进士。光宗时授签书建康府判官,未赴任而卒。陈亮是浙东事功学派的永康学派主要代表,倡导经世济民的“事功之学”,提出“盈宇宙者无非物,日用之问无非事”。他与朱熹友善,两人多次进行“王霸义利之辩”。才气超迈,喜谈兵,屡次上书力主抗金,反对和议。所作政论气势纵横,笔锋犀利;词作感情激越,风格豪放。著有《龙川文集》《龙川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南宋孝宗淳熙十五年的冬季,爱国者辛弃疾与陈亮在江西上饶进行了一次会面。两人在带湖相聚了十天后,再次一同游览了铅山鹅湖。他们畅所欲言,深入研究救国抗战的策略,然后依依不舍地告别,陈亮飘然返回浙江。这便是在历史长河中被誉为美谈的“鹅湖之会”。这次聚会为后代留下的不仅是关于崇高友情的感人故事和充满激情与悲壮的爱国情怀,还包括辛、陈二公在事后因深深的思恋而创作的一系列广受欢迎的精彩歌词。这首词是陈亮和词的第二首作品,大约创作于淳熙十六年的春季,它是在收到辛弃疾答陈亮的第一首和词的同调词(“老大那堪说”)之后的再和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描写爱国的宋词,描写了南宋朝廷的屈辱求和与志士的壮志难酬,​表达了作者对南宋朝廷苟安求和的愤懑,以及渴望收复中原的壮志豪情。

2. 写作手法

用典:“​涕出女吴成倒转​”,春秋时期,齐景公畏惧吴国强大,为求和将女儿嫁与吴王,史载“涕出女吴”。陈亮反用此典,以“涕出女吴成倒转”暗讽南宋向金屈膝求和的荒诞。齐国本为中原大国,却因畏惧蛮夷之吴而忍辱和亲;而南宋偏安江南,竟将纳贡求和美化为“爱民”之举,实为“倒转”历史逻辑的耻辱。此句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比,揭露南宋统治者颠倒是非、自欺欺人的懦弱本质,字里行间饱含对国耻的愤懑与对朝廷的鞭挞。

3. 分段赏析

上片讲了宋朝历史上那些让人难堪的往事,分析了国家一步步走向衰弱的原因,还直接指出并批评了当时统治者对外妥协、一味低头的做法。“离乱从头说,爱吾民、金缯不爱,蔓藤累葛”提到了人们已经遗忘的往事,回顾宋朝以来屈辱的外交。作者没有详细叙述历史事件,而是用“蔓藤累葛”这个比喻来概括这段历史,批评朝廷苟且偷安的做法。其中“爱吾民”三个字带有明显的讽刺意味,统治者实际上是为了自身利益而妥协退让,却把向敌人纳贡的屈辱行为说成是爱护百姓。在南宋朝廷一味妥协退让的政策下,国家变得软弱无力。当金军不断进逼时,南宋只能一次次派遣使者前往金国求和。这些使臣本就身处弱势,在金国朝廷中备受屈辱,他们的交涉自然难以取得成果,不过是陪着金国皇帝到阴山打猎。“亏杀我、一星星发!涕出女吴成倒转,问鲁为齐弱何年月”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悲愤。他借用两个历史典故来抒发感情:一是春秋时齐景公因害怕吴国而被迫送女儿和亲;二是鲁国面对齐国欺凌却不敢反抗,导致国力日渐衰弱。这些历史事件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当时南宋朝廷的处境。作者感叹自己等白了头发,等来的却是屈辱的现实。他对统治者苟且偷安的态度感到痛心,不禁担忧南宋王朝的未来命运。“问鲁为齐弱何年月”的“问”并非单纯询问,而是带有责问意味。经过这一质问后,作者重新振奋精神,用“丘也幸,由之瑟”表达出坚定的态度。作者认为,尽管当前朝野上下都反对出兵北伐,但值得庆幸的是还有像你我这样意志坚定的人在坚持这个主张。下片词人提出了自己的救国设想。“斩新换出旗麾别,把当时、一桩大义,拆开收合”这几句表达了陈亮的想法:如果由辛弃疾率军北伐,定能开创全新局面。他们此前在上饶会面时可能就讨论过这个计划,现在词中再次提及当时的分析。“据地一呼吾往矣,万里摇肢动骨”则展现了词人想象自己投奔辛弃疾军队后大展身手的场景,字里行间流露出激动与期待之情。“这话霸、只成痴绝”情绪突然低落下来,作者直截了当地指出之前的畅想都只是空想,看似冷静的话里藏着深深的痛苦和失望,展现了作者怀才不遇内心的状态。“天地洪炉谁扇鞴,算于中、安得长坚铁”这两句,是作者理想破灭之后的感叹。他把人世比作巨大的熔炉,人在其中就像铁一样,坚硬难以持久,很快就消熔殆尽。“淝水破、关东裂”这六个字,点出了陈亮和辛弃疾两个人的共同志向:他们都向往像古代那样建功立业,内心充满了对胜利的期盼和渴望。

4. 作品点评

在陈亮的词作中,他尖锐批判朝廷苟且偷安、拒举北伐之策,对一味以金帛向敌国纳贡的行径痛心疾首。词中尽情抒发了郁积于心的愤懑,其强烈的报国热忱与拳拳爱国之心跃然纸上。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鹃叫天津,狐升帝座,有此时事,自然有此人文。故满皆恨怨悲愁之音,忽荒诞之状。

明卓人月《古今词统》卷十六

# 龙川痛心北虏,亦屡见于辞,如《水调歌头》云……又:“涕出女吴成倒转,问鲁为齐何年月。”忠愤之气,随笔涌出,并足唤醒当时聋聩,正不必论词之工拙也。

清冯煦《蒿庵论词》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陈亮《诉衷情·独凭江槛思悠悠》

下一篇:宋·陈亮《桂枝香·观木樨有感,寄吕郎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