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被我抛在身后的往昔岁月啊,再也无法挽留,
"醉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而此刻沉醉我心的今日时光,却满是烦忧。
"秋风吹雁渡汾水":秋风萧瑟,吹送着大雁飞越汾水,
"斜阳随客下西楼":夕阳西下,陪伴着游子走下西楼。
"苑边麒麟守白骨":皇家园林的麒麟石像,默默守护着地下的累累白骨,
"半夜安能保明发":在这漫漫长夜,又怎能保证明晨依旧安然无忧。
"小蛮为酌流霞春":让侍女小蛮斟满那如流霞般的美酒春醪,
"醉倚梅花满怀月":我醉意醺然,斜倚着梅花,满怀都是皎洁月光。
"暗香吹远月欲流":清幽的梅香随风飘散到远方,仿佛月光也有了流动的模样
"松声百尺唤清愁":松涛阵阵,在百尺高空呼喊着,撩拨起我心底的惆怅。
"早挂铜章老槐下":不如早早辞去官职,在老槐树下安享晚年,
"短蓑独速不渔舟":身披短蓑,独自划着渔船,驶向那自由的水乡。
北宋词人
毛滂(1061~1124?),北宋词人。字泽民,号东堂,衢州江山(今属浙江)人。自幼酷爱诗文词赋,长于诗词,苏轼称其“文词雅健,有超世之韵;气节端厉,无徇人之意”。其词作饶有情韵,婉丽可诵,描写别情,语尽而情意不绝,其中《临江仙·都城元夕》中“酒浓春入梦,窗破月寻人”句,境界似晚唐律诗。代表作品有《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浣溪沙·泛舟》。著有《东堂集》《东堂词》。
1. 分段赏析
诗的开头“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醉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直接化用了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诗句。时光匆匆,昨日已经消逝,无法挽留,而当下的日子又充满了各种烦恼和忧愁。这两句诗一下子就奠定了全诗深沉、苦闷的情感基调,让读者能深切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无奈和烦闷。诗人开篇就直抒胸臆,将自己在生活中遭遇的困境和内心的痛苦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为整首诗的抒情奠定了基础。“秋风吹雁渡汾水,斜阳随客下西楼”,诗人描绘了一幅萧瑟的秋景图。秋风劲吹,大雁南飞,它们掠过汾水,向着南方迁徙;夕阳的余晖洒在客人身上,随着客人一同走下西楼。“秋风”“雁”“斜阳”等意象组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诗人借景抒情,暗示自己如同这漂泊的大雁,在时光的流转中孤独前行。“斜阳随客”也有一种时光催人、人生漂泊之感,进一步强化了开篇中忧愁的情绪。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将诗人内心的愁绪融入其中,使读者更能体会到他的孤独和无奈。“苑边麒麟守白骨,半夜安能保明发”,“苑边麒麟”通常象征着富贵、权势,但这里麒麟却守着白骨,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白骨”代表着死亡、消逝,暗示着世事的无常和繁华的虚幻。“半夜安能保明发”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未来的担忧和恐惧。连半夜到天明这样短暂的时间都无法保证安稳,更凸显出人生的变幻莫测和诗人内心的不安。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深刻思考,表达了他对未来的迷茫和忧虑。“小蛮为酌流霞春,醉倚梅花满怀月”,诗人在忧愁之中开始寻求解脱。“小蛮”代指美酒,“流霞春”是美酒的美称。诗人想象自己饮酒沉醉,倚靠着梅花,沐浴在月光之下。“醉倚梅花”营造出一种闲适、超脱的氛围,诗人试图通过饮酒来忘却现实的烦恼,在自然的怀抱中寻找片刻的宁静。“满怀月”将月光拟人化,仿佛月光也充满了情感,盈满了诗人的胸怀,给人以美的享受,也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在这一刻暂时忘却了忧愁。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在困境中寻求自我安慰和解脱的心态。“暗香吹远月欲流,松声百尺唤清愁”,“暗香吹远”描绘了梅花的香气在空气中飘散,随着秋风越飘越远,给人一种空灵、悠远的感觉。“月欲流”则将月光赋予了动态感,仿佛月光也像流水一样流淌着,营造出一种朦胧、梦幻的意境。“松声百尺唤清愁”,松涛阵阵,仿佛在呼唤着诗人的清愁。松声与暗香、月光相互交织,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忧愁。这种忧愁不再是单纯的哀伤,而是带有一种超脱尘世的清幽之感。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将诗人的情感与自然融为一体,使读者更能体会到他内心深处的愁绪。“早挂铜章老槐下,短蓑独速上渔舟”,“早挂铜章”表示诗人想要早早地辞去官职,“老槐下”象征着一种宁静、闲适的生活。“短蓑独速上渔舟”则描绘了诗人身着短蓑,急切地登上渔舟的画面,表达了他对归隐江湖的向往。这两句诗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对现实的无奈推向了高潮,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由、宁静生活的追求。通过归隐的愿望,诗人试图摆脱尘世的烦恼,在自然中寻找真正的自我。
下一篇:宋·毛滂《浣溪沙·月夜对梅小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