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ié
liàn
huā
·
·
hán
shí

朝代:宋作者:毛滂浏览量:1
hóng
xìng
shāo
tóu
hán
shí
yàn
xīn
zhù
fēi
lái
xíng
bàng
liǔ
yīn
wén
hǎo
yīng
ér
chuān
穿
guò
huáng
jīn
sāng
luò
jiǔ
hán
bēi
lǎn
zǒng
bèi
duō
qíng
zuò
qíng
chūn
guò
èr
fēn
néng
yín
tái
xīn
huǒ
chóng
lián

译文

红杏树枝头正飘落着寒食节的雨,燕子衔着新泥,不停地飞来飞去。行走在柳荫旁边,听到悦耳的声音。黄莺儿穿过那如金色丝线般的柳枝。桑落酒带着寒意,让人懒得举起酒杯。总是被这多情的时节影响,弄得自己没有了情绪。春天已经过去了一半,还能有多少时光呢。银台里的新火燃烧着,重重帘幕外已是傍晚时分。

逐句剖析

"红杏梢头寒食雨":红杏树枝头正飘落着寒食节的雨,

"燕子泥新":燕子衔着新泥,

"不住飞来去":不停地飞来飞去。

"行傍柳阴闻好语":行走在柳荫旁边,听到悦耳的声音。

"莺儿穿过黄金缕":黄莺儿穿过那如金色丝线般的柳枝。

"桑落酒寒杯懒举":桑落酒带着寒意,让人懒得举起酒杯。

"总被多情":总是被这多情的时节影响,

"做得无情绪":弄得自己没有了情绪。

"春过二分能几许":春天已经过去了一半,还能有多少时光呢。

"银台新火重帘暮":银台里的新火燃烧着,重重帘幕外已是傍晚时分。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蝶恋花·寒食》是宋代毛滂所作的一首词,围绕寒食节的景物与情思展开。上阕集中描绘寒食节的春日景致:红杏梢头沾着寒食节的细雨,新燕衔泥,在天地间不停穿梭;词人行至柳荫旁,听见黄莺在如“黄金缕”般的柳条间鸣叫,一派生机盎然的春日景象,语言清丽,画面感强。下阕转入抒情,写寒食节应饮的桑落酒已凉,却懒于举杯,只因满腔多情反被情所困,弄得心绪不佳;想到春天已过了大半,所剩无几,暮色中银台(指灯台)燃起新火,重帘低垂,更添几分落寞。全词以景起兴,以情收尾,将春日美景与内心的闲愁相结合,含蓄地抒发了寒食时节的复杂心绪,既有对春光的留恋,也有因多情而生的怅惘,风格婉约细腻。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词人

毛滂(1061~1124?),北宋词人。字泽民,号东堂,衢州江山(今属浙江)人。自幼酷爱诗文词赋,长于诗词,苏轼称其“文词雅健,有超世之韵;气节端厉,无徇人之意”。其词作饶有情韵,婉丽可诵,描写别情,语尽而情意不绝,其中《临江仙·都城元夕》中“酒浓春入梦,窗破月寻人”句,境界似晚唐律诗。代表作品有《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浣溪沙·泛舟》。著有《东堂集》《东堂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上阕:描绘寒食节的春景。“红杏梢头寒食雨”,开篇点明时间为寒食节,红杏枝头飘着细雨,为整个画面定下了清新而略带忧伤的基调。“燕子泥新,不住飞来去”,生动地刻画了燕子忙着衔新泥筑巢的忙碌景象,展现出春天的活力。“行傍柳阴闻好语。莺儿穿过黄金缕”,词人在柳阴下行走,听到莺儿悦耳的啼叫,看到莺儿在如黄金缕般的柳丝间穿梭,进一步描绘出一幅有声有色的春日图景。上阕通过这些景物描写,展现出寒食节春天的生机与美好。下阕:抒发词人的情感。“桑落酒寒杯懒举”,写桑落酒已凉,词人连举杯的兴致都没有,表现出词人情绪的低落。“总被多情,做得无情绪”,直接表明自己因为多情,反而变得无情绪,点明了词人情绪低落的原因。“春过二分能几许”,感慨春天已经过去二分,所剩时间不多,表达出对春天即将消逝的惋惜之情。“银台新火重帘暮”,描绘了银台点燃新火,重帘低垂,暮色降临的景象,以景结情,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忧伤的氛围,进一步烘托出词人内心的惆怅。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毛滂《蝶恋花·戊寅秋寒秀亭观梅》

下一篇:宋·毛滂《蝶恋花·春夜不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