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过冰檐环佩响":寒风掠过结冰的屋檐,发出玉佩相碰般的清脆声响,
"宿雾在华茵":夜晚的雾气像轻纱一样铺在草地上。
"剩落瑶花衬月明":剩下飘落的雪花衬托着月色的明亮。
"嫌怕有纤尘":只担心有细微的灰尘(玷污这美景)。
"凤口衔灯金炫转":宴席上,凤凰造型的灯口衔着金光流转的灯盏,
"人醉觉寒轻":喝醉的人觉得寒意都变轻了。
"但得清光解照人":只求这明亮的月光能一直照着人间。
"不负五更春":不能辜负五更天里悄悄到来的春意。
北宋词人
毛滂(1061~1124?),北宋词人。字泽民,号东堂,衢州江山(今属浙江)人。自幼酷爱诗文词赋,长于诗词,苏轼称其“文词雅健,有超世之韵;气节端厉,无徇人之意”。其词作饶有情韵,婉丽可诵,描写别情,语尽而情意不绝,其中《临江仙·都城元夕》中“酒浓春入梦,窗破月寻人”句,境界似晚唐律诗。代表作品有《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浣溪沙·泛舟》。著有《东堂集》《东堂词》。
1. 分段赏析
上片:“风过冰檐环佩响,宿雾在华茵”两句,写夜风掠过屋檐下的冰凌,叮咚声如玉佩轻摇,宿雾悄然笼罩华丽地毯。首句以“环佩响”将无形的风声具象化,既显冬夜清冽,又添几分灵动;次句“华茵”点出宴饮环境的精致,雾气轻笼更添朦胧诗意。“剩落瑶花衫月明。嫌怕有纤尘”,“瑶花”喻雪,月光下雪花簌簌飘落,诗人却忧其沾染微尘。前句以“瑶花”“月明”极写雪色皎洁纯净,后句“嫌怕”二字转出细腻心思,既赞雪之无瑕,又暗喻对高洁品格的珍重,物我交融间尽显文人雅趣。下片:“凤口衔灯金炫转,人醉觉寒轻”,宴席上凤形灯盏流光溢彩,金辉流转间众人微醺,竟不觉寒意。前句以“凤口衔灯”的精巧比喻描摹灯火璀璨,后句“寒轻”二字巧妙呼应宴饮之乐,醉意与暖意结合,生动刻画了宾主尽欢的场景。“但得清光解照人。不负五更春”,尾联直抒胸臆:只愿这澄澈月光长照人间,便不辜负五更时分的春意萌动。“清光”既指雪月辉映的皎洁,亦喻高洁情怀;“五更春”暗含对未来的期许,以简净语言传递出对光明与美好的执着守望,余韵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