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èng
tiān

朝代:宋作者:白玉蟾浏览量:1
kuàng
sān
qíng
èr
tiān
cūn
hán
wǎn
chán
cāng
yān
lái
cháng
shì
yǒu
dié
chūn
kān
wén
juān
hàn
jué
gēng
jīn
wǎn
wèi
fàn
xiān
jiǔ
jiāng
chéng
zhèng
tiān
jié
fén
xiāng
yuè
míng
yuán

译文

何况现在是三天晴天两天雨天的天气,孤独的村庄被寒冷的苍烟缠绕着。客人来的时候常常有蝴蝶相伴,春天过去不忍心听到杜鹃的啼鸣声。汉蕨可以做菜羹但现在已经是晚了,胡麻饭还没吃到,便只能寄托于仙人的馈赠。九江城里的郑天谷,我希望能和你结下焚香煮茶的缘分。

逐句剖析

"况此三晴二雨天":何况现在是三天晴天两天雨天的天气,

"孤村寒绾缠苍烟":孤独的村庄被寒冷的苍烟缠绕着。

"客来长是有蝴蝶":客人来的时候常常有蝴蝶相伴,

"春去不堪闻杜鹃":春天过去不忍心听到杜鹃的啼鸣声。

"汉蕨可羹今已晚":汉蕨可以做菜羹但现在已经是晚了,

"胡麻未饭必须仙":胡麻饭还没吃到,便只能寄托于仙人的馈赠。

"九江城里郑天谷":九江城里的郑天谷,

"许结焚香瀹茗缘":我希望能和你结下焚香煮茶的缘分。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寄郑天谷》是宋代白玉蟾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中借孤村烟雨、杜鹃啼春等意象,抒发了隐逸修道的志向。诗里化用“汉蕨可羹”“胡麻未饭”等典故,暗藏着对超然世俗生活的向往;结尾处则点出寄赠对象郑天谷的隐逸情怀。此诗押“先”韵,格律严整,其中颔联“客来长是有蝴蝶,春去不堪闻杜鹃”,体现出作者善于借助自然意象营造意境的创作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道士,“南宗五组”之一

白玉蟾(1194~1229?),南宋道士。本姓葛,名葛长庚。字如晦,又字白叟,号海琼子,世称紫清先生,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白玉蟾为全真道“南宗五祖”之一,心通三教,学贯九流,于佛老秘典及人间所未见之书,无不贯通。能诗文,尤以词名世。清陈廷焯云:“葛长庚词,一片热肠,不作闲散语,转见其高。”主要作品有《酹江月·武昌怀古》。著有《海琼白玉蟾先生文集》《罗浮山志》《玉蟾先生诗余》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白玉蟾身为金丹派南宗的创始人,其诗作中“必须仙”“瀹茗缘”等说法,与其修道历程关联甚密。经考证,郑天谷是九江的隐士,与作者有着方外之交,而尾联“许结焚香瀹茗缘”,则印证了两人对隐逸生活方式的共同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赠友人诗。诗中借景抒情,如以蝴蝶、杜鹃等意象营造氛围,又用汉蕨、胡麻等典故,表达对时光和人生的思考,最后表达与友人结焚香瀹茗之缘的愿望,风格清新自然又含惆怅。

2. 写作手法

用典:“汉蕨可羹”用了伯夷叔齐采薇的典故。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君的两个儿子,他们互让君位,后因反对周武王伐纣,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最终饿死。这里以“汉蕨可羹”暗喻坚守气节,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格的追求和向往。“胡麻未饭”援引了《神仙传》中刘晨、阮肇食胡麻饭成仙的传说。传说东汉时,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药,遇二仙女,留居半年,后思归,及归,乡邑零落,已历十世。这里以“胡麻未饭”寄托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仙境的志向。

3. 分段赏析

首联“况此三晴二雨天,孤村寒绾缠苍烟”:首联描绘诗人所处环境。“况此三晴二雨天”,点明天气状况,阴晴不定。“孤村寒绾缠苍烟”,勾勒出孤村被寒烟缠绕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为全诗奠定基调,引出下文诗人的种种感慨。颔联“客来长是有蝴蝶,春去不堪闻杜鹃”:颔联通过两种动物描绘春景及诗人心境。“客来长是有蝴蝶”,写出蝴蝶常来,增添几分静谧。“春去不堪闻杜鹃”,杜鹃啼声悲切,春去时听闻,更添伤感,表达出诗人对春去的无奈与惆怅。颈联“汉蕨可羹今已晚,胡麻未饭必须仙”:颈联运用典故。“汉蕨可羹今已晚”,汉蕨可做菜羹,但如今已晚,借指时光已逝,表达对过往时光的感慨。“胡麻未饭必须仙”,胡麻饭与成仙有关,暗示自己尚未超脱,体现对人生状态的思考。尾联“九江城里郑天谷,许结焚香瀹茗缘”:尾联点明寄诗对象郑天谷,表达希望与友人结焚香瀹茗之缘,传达出对友人的思念及对闲适友情生活的向往,使诗歌情感从个人感慨延伸到对友情的期盼,升华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白玉蟾《题栖云堂》

下一篇:宋·白玉蟾《春词七首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