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是瑶台翰墨仙":我是瑶台之上挥毫泼墨的仙人,
"操觚弄椠玉皇前":曾在玉皇大帝面前执笔书写。
"翻云为墨海为砚":把云彩翻卷当作墨汁,将大海当作砚台,
"一片寒空如雪笺":一片寒冷的天空就像雪白的纸张。
"兔豪象管用不得":普通的兔毫笔和象牙笔用不着,
"倒蘸昆仑醉钩画":我倒蘸着昆仑山,醉意中尽情地挥毫作画。
"当年染罢八角芒":当年画完了八角光芒,
"金阙上章求放逸":我向金殿呈上奏章请求自在逍遥。
"三峰坐断江南天":三座山峰矗立,占据了江南的天空,
"临汝城头苍苍然":在临汝城头望去一片苍茫。
"状如笔架翠起伏":这三座山峰形状如同笔架,翠绿起伏,
"与吾阁笔齁齁眠":我和它们一起放下笔,呼呼大睡。
"山灵惊呼猿鸟乱":山中的精灵惊呼,猿鸟也受到惊吓而纷乱,
"清魂复被风吹散":我清逸的魂魄又被风吹散。
"起来叫问山前人":我起身叫问山前的人,
"几度松枯白石烂":不知已经过了多少次松树枯萎、白石腐烂的岁月。
南宋道士,“南宗五组”之一
白玉蟾(1194~1229?),南宋道士。本姓葛,名葛长庚。字如晦,又字白叟,号海琼子,世称紫清先生,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白玉蟾为全真道“南宗五祖”之一,心通三教,学贯九流,于佛老秘典及人间所未见之书,无不贯通。能诗文,尤以词名世。清陈廷焯云:“葛长庚词,一片热肠,不作闲散语,转见其高。”主要作品有《酹江月·武昌怀古》。著有《海琼白玉蟾先生文集》《罗浮山志》《玉蟾先生诗余》等。
1. 分段赏析
“吾是瑶台翰墨仙,操觚弄椠玉皇前”,诗人开篇点明自己的身份是瑶台翰墨仙,且在玉皇大帝面前执笔书写,塑造出一个超凡脱俗、具有神圣创作身份的形象。“翻云为墨海为砚,一片寒空如雪笺”,进一步描绘诗人神奇的创作方式,把云彩当作墨汁,大海当作砚台,寒空当作雪白的纸张,展现出诗人不受现实束缚的思维,营造出壮阔的创作场景。“兔豪象管用不得,倒蘸昆仑醉钩画”,诗人表示普通的兔毫笔和象牙笔用不着,要倒蘸昆仑山进行醉意中的挥毫作画,这种夸张的表达表现出诗人的豪放和超凡的创作风格,突出了其创作的独特性。“当年染罢八角芒,金阙上章求放逸”,回忆当年画完八角光芒(象征星辰等事物)后,向金阙呈上奏章请求自在逍遥,体现了诗人对自由创作和生活的追求,也为下文引出笔架山的情感和情境做铺垫。“三峰坐断江南天,临汝城头苍苍然”,开始引入笔架山,描述其三座山峰矗立,占据了江南天空,在临汝城头望去一片苍茫的景象,展现出笔架山的雄伟和壮观。“状如笔架翠起伏,与吾阁笔齁齁眠”,将笔架山的形状比作笔架,且翠绿起伏,诗人仿佛与它一同放下笔,呼呼大睡,形象地表现出诗人与笔架山之间一种和谐、超脱的关联,营造出一种闲适、宁静的氛围。“山灵惊呼猿鸟乱,清魂复被风吹散”,情节出现转折,山灵惊呼,猿鸟纷乱,诗人的清逸魂魄被风吹散,打破了之前的宁静和谐,增添了动荡的氛围,使诗歌的情感更加复杂。“起来叫问山前人,几度松枯白石烂”,诗人起身询问山前人,感慨松树枯萎、白石腐烂的岁月变迁,引发读者对时间和自然的思考。
下一篇:宋·白玉蟾《苍琼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