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èng
pān
gāo
shì

朝代:宋作者:白玉蟾浏览量:1
dōng
zhì
liàn
zhū
shā
xià
zhì
liàn
shuǐ
yín
cháng
shǐ
使
lìng
qiān
gǒng
fēn
xiāng
gǎn
huǒ
hòu
cháng
wēn
wēn
shì
jiǔ
jiǔ
gōng
chéng
shēng
yún

译文

冬至时节炼制朱砂,夏至时节炼制水银。常常让它们存于土制的釜器之中,莫让铅与汞两种丹药分离。阴阳母子既已相互感应,火候便需始终保持温和均匀。如此长久坚持修炼下去,终能功成圆满,乘着紫云飞升仙境。

逐句剖析

"冬至炼朱砂":冬至时节炼制朱砂,

# 朱:原作宋,据上清集、刘本改。

"夏至炼水银":夏至时节炼制水银。

"常使居土釜":常常让它们存于土制的釜器之中,

"莫令铅汞分":莫让铅与汞两种丹药分离。

"子母既相感":阴阳母子既已相互感应,

"火候常温温":火候便需始终保持温和均匀。

# 火:一作炎。

"如是既久久":如此长久坚持修炼下去,

"功成升紫云":终能功成圆满,乘着紫云飞升仙境。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赠潘高士(其一)》是宋代诗人白玉蟾创作的五言古体诗。全诗以道教炼丹过程为题材,将炼丹实践与哲学思考相结合,体现了顺应天时、调和阴阳、持之以恒的修行理念,作为赠诗蕴含着对友人潘高士的劝勉之意,以及对道家修行境界的向往,具有一定的道教文化与诗歌艺术研究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道士,“南宗五组”之一

白玉蟾(1194~1229?),南宋道士。本姓葛,名葛长庚。字如晦,又字白叟,号海琼子,世称紫清先生,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白玉蟾为全真道“南宗五祖”之一,心通三教,学贯九流,于佛老秘典及人间所未见之书,无不贯通。能诗文,尤以词名世。清陈廷焯云:“葛长庚词,一片热肠,不作闲散语,转见其高。”主要作品有《酹江月·武昌怀古》。著有《海琼白玉蟾先生文集》《罗浮山志》《玉蟾先生诗余》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前四句“冬至炼朱砂,夏至炼水银。常使居士釜,莫令铅汞分”以直白语言交代炼丹时间与方法:顺应冬至夏至的阴阳变化采集炼制朱砂、水银,强调需持续守护丹炉,维持铅汞二物的融合状态。“炼”“使”“令”等动词的使用,凸显炼丹过程中人为调控的重要性,暗合道教“人法天”的实践理念。后四句“子母既相感,炎候常温温。如是既久久,功成升紫云”转向对炼丹原理与目标的阐释:“子母相感”以物象象征阴阳二气的感应调和,“温温”叠词状火候之均匀适度,体现道家“中庸”“和合”的哲学追求;结句“升紫云”以具象化的愿景收束,将修炼的终极目标诉诸直观画面,虽含宗教理想却无虚妄夸饰,始终以务实的“久久”坚持为根基,贯穿“循序渐进方得始终”的劝勉之意。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白玉蟾《感咏十解寄呈杨安抚》

下一篇:宋·白玉蟾《雪晴二首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