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风寒袭人":寒冷的风带着寒意侵袭着人,
# 霜风寒袭人:联张云友句。
"梅香清透骨":梅花的香气清新得透入骨髓。
"莫色冥九峰":傍晚的天色使九座山峰变得昏暗,
# 莫色冥九峰:联白玉蟾句。
"月华澹双阙":柔和的月光洒在两座楼阁上。
"青猿啸苍虬":青色的猿猴对着青色的龙发出长啸,
# 青猿啸苍虬:联王枞句。
"红萤粘绿发":红色的萤火虫附着在绿色的植物上。
"滕六欲飞花":掌管雪的神滕六想要让雪花飘落,
# 滕六欲飞花:联刘希古句。
"巽二急催雪":掌管风的神巽二急切地催促着下雪。
"炉烹兽炭红":炉子里燃烧着兽形炭,火势正红,
# 炉烹兽炭红:联张云友句。
"帘卷鸳罗缬":卷起帘子,露出有鸳鸯图案的丝织品。
"更烧古龙涎":再点燃古老的龙涎香,
# 更烧古龙涎:联白玉蟾句。
"满斟清凤血":满满地斟上清冽的凤血酒。
"堆盘老榛栗":盘子里堆着陈年的榛子和栗子,
# 堆盘老榛栗:联王枞句。
"托契旧瓜葛":借旧日的联系寄托彼此的交情。
"笑挥白玉麈":笑着挥动玉柄的拂尘,
# 笑挥白玉麈:联刘希古句。
"共说丹砂诀":一起谈论炼丹的秘诀。
"飘飘志欲仙":心情轻盈,仿佛想要成仙,
# 飘飘志欲仙:联张云友句。
"酣酣耳正热":饮酒尽兴,耳朵正发热。
"松鹤警清露":松树上的鹤被清露惊醒,
# 松鹤警清露:联白玉蟾句。
"烟麋卧苍樾":烟雾中的麋鹿卧在浓绿的树荫下。
"一雁过天外":一只大雁飞过天边,
# 一雁过天外:联王枞句。
"孤鹊绕木末":一只喜鹊绕着树梢飞翔。
"隐约银汉星":银河中的星星模糊不清,
# 隐约银汉星:联刘希古句。
"微芒翠杉月":翠绿杉树上的月亮散发着微弱的光芒。
"烛花冻不泪":蜡烛燃烧的灯花因寒冷而不滴落,
# 烛花冻不泪:联张云友句。
"火柿拨欲灭":烤红的柿子被拨弄后快熄灭了。
"回首顾壁影":回头看墙壁上的影子,
# 回首顾壁影:联白玉蟾句。
"开怀吐谈屑":心情舒畅地说出谈话的内容。
"结习三生路":积久的习惯如同前世今生的缘分之路,
# 结习三生路:联王枞句。
"慷慨万人杰":情绪激昂,如同众多杰出的人。
"聚散如浮萍":相聚分离如同浮萍漂泊,
# 聚散如浮萍:联刘希古句。
"死生犹幻沫":生死如同虚幻的水泡。
"万事一置之":所有事情都一概放下,
# 万事一置之:联张云友句。
"四皓不渠劣":不比商山四皓差。
"夜深尸泣鬼":深夜里,像尸体一样哭泣的鬼,
# 夜深尸泣鬼:联白玉蟾句。
"岁晚霜摩鹘":年末时,霜覆盖的鹘鸟。
"泉涸水涯涘":泉水干涸,只剩下水的岸边,
# 泉涸水涯涘:联王枞句。
"云渺天空阔":云遥远,天空广阔无边。
"饿鼠齧枯藤":饥饿的老鼠啃咬枯萎的藤蔓,
# 饿鼠齧枯藤:联刘希古句。
"冻蝇栖琐闼":冻僵的苍蝇栖息在雕刻的门上。
"觞咏兴未阑":饮酒赋诗的兴致还没有结束,
# 觞咏兴未阑:联张云友句。
"烘堂各粲发":温暖的厅堂里,每个人都光彩焕发。
# 烘堂各粲发:联白玉蟾句。
南宋道士,“南宗五组”之一
白玉蟾(1194~1229?),南宋道士。本姓葛,名葛长庚。字如晦,又字白叟,号海琼子,世称紫清先生,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白玉蟾为全真道“南宗五祖”之一,心通三教,学贯九流,于佛老秘典及人间所未见之书,无不贯通。能诗文,尤以词名世。清陈廷焯云:“葛长庚词,一片热肠,不作闲散语,转见其高。”主要作品有《酹江月·武昌怀古》。著有《海琼白玉蟾先生文集》《罗浮山志》《玉蟾先生诗余》等。
1. 分段赏析
“霜风寒袭人,梅香清透骨”,“霜风”写冬夜之寒,“寒袭人”直接传递冷意;“梅香”则以嗅觉破寒,“清透骨”形容香气穿透力强,冷与香交织,先绘出雪夜的清冽氛围。“莫色冥九峰,月华澹双阙”,“莫色”即暮色,“冥”字写群峰被暮色笼罩的朦胧;“月华澹”写月光清淡,洒在“双阙”上,天地间由暗转明的光影层次鲜明,画面静谧而辽阔。“青猿啸苍虬,红萤粘绿发”,“青猿”“苍虬”用颜色词渲染幽深,“啸”字添山林动感;“红萤”“绿发”色彩对比鲜明,“粘”字写萤虫停驻的轻盈,细微处见生机,自然万物在雪夜中各有姿态。“滕六欲飞花,巽二急催雪”,“滕六”“巽二”是传说中掌管雪的神仙,用拟人手法写雪将落未落的急切:雪神欲撒雪花,风神催促,雪夜的氛围因神话意象更添趣味,也暗示雪势将临。“炉烹兽炭红,帘捲鸳罗缬”,转写室内:兽形炭炉烧得通红,帘幕卷起露出绣着鸳鸯的罗缬,冷暖对比鲜明。红炭的暖与帘外的寒,人工装饰的精致与自然的雪色,共同构建出围炉夜话的温馨场景。“更烧古龙涎,满斟清凤血”,“古龙涎”指名贵香料龙涎香,“清凤血”可能是指红色美酒。续香、斟酒的细节,进一步渲染雅集的讲究:香气氤氲,酒盏相碰,人物的闲适与雅趣从动作中自然流露。“堆盘老榛栗,托契旧瓜葛”,“堆盘”写果品丰盛,“老榛栗”带岁月感;“托契旧瓜葛”指彼此交情深厚。食物与人情并置,平凡的生活细节与真挚的情感结合,传递出温暖的人间烟火气。“笑挥白玉麈,共说丹砂诀”,“白玉麈”是文人雅器,挥麈谈玄是魏晋以来的文人传统;“丹砂诀”指炼丹修仙的方法。二人谈笑间论道,既有超脱尘世的高逸,又暗含对精神境界的追求,人物形象从“围炉”走向“论道”,层次递进。“飘飘志欲仙,酣酣耳正热”,“飘飘”写身心轻快的仙人之态,“酣酣”写饮酒后的微醺。前句是谈玄后的精神升华,后句是现实的感官满足,虚实交织,刻画出文人雅集时特有的忘我的沉醉状态。“松鹤警清露,烟麋卧苍樾”,由人及景:松树上的鹤被清露惊动,烟雾中的麋鹿卧在浓绿树荫下。动物的灵动与安闲,与室内的雅集形成呼应,雪夜的山林既生机盎然又安宁祥和。“一雁过天外,孤鹊绕木末”,“一雁”“孤鹊”的孤独意象,与前面的热闹形成微妙对比:雁过天际,鹊绕树梢,天地广阔中略带苍凉,或许暗合文人常有的漂泊之思,为后文感慨人生作铺垫。“隐约银汉星,微芒翠杉月”,仰望星空:银河若隐若现,月光透过翠杉洒下微弱光芒。星与月的“隐约”“微芒”,强化了雪夜的清寂,也让画面从近景拉远到天际,空间感更开阔。“烛花冻不泪,火柿拨欲灭”,细节特写:烛芯因寒冷凝结,不像寻常那样“垂泪”;火柿被拨弄却将熄未熄。“冻不泪”“拨欲灭”以物写环境之寒,又暗含时光流逝的微妙,烛将尽,夜已深,却仍有未灭的暖意。“回首顾壁影,开怀吐谈屑”,动作与心理:回头看壁上自己的影子,敞开心扉畅谈。“顾壁影”有孤独之味,“吐谈屑”则消解孤独,人物从沉默的观察转向热烈的交流,情感层次更丰富。“结习三生路,慷慨万人杰”,由当下转向人生感悟:“结习”指累世习气,“三生路”是佛教轮回说;“慷慨万人杰”赞友人胸怀豪迈。前句叹人生漂泊,后句赞精神不凡,在虚无中提炼出对生命价值的肯定。“聚散如浮萍,死生犹幻沫”,直抒胸臆:聚散像浮萍无定,生死若泡沫易逝。用常见意象道尽人生无常,语言浅白却哲理深刻,是文人雅集中常见的生命思考。“万事一置之,四皓不渠劣”,转折豁达:把世事都放下,就算像“商山四皓”那样也不比谁差。前句的“幻灭感”在此转为超然,体现古人面对无常时的通透:既知人生虚幻,便以从容姿态应对。“夜深尸泣鬼,岁晚霜摩鹘”,以奇景写夜之深:“尸泣鬼”状寒夜风声如鬼哭,“霜摩鹘”写霜落声似鸟羽摩擦。夸张的听觉描写,强化深夜的寂静,也为后文“兴未阑”做反衬,环境愈冷寂,雅兴愈浓厚。“泉涸水涯涘,云渺天空阔”,视野再拓:泉水干涸的岸边,云朵在天际流动。“泉涸”暗喻时光流逝,“云渺”象征心境开阔,自然景象的变化中,隐含对生命有限、宇宙无限的感慨。“饿鼠齧枯藤,冻蝇栖琐闼”,以小见大:饥饿的老鼠啃食枯藤,冻僵的苍蝇停在门窗缝隙。微小的生命在严寒中挣扎,与前文“炉红”“酒酣”的温暖形成对比,更显人间聚首的珍贵。“觞咏兴未阑,烘堂各粲发”收束全诗:饮酒赋诗的兴致未尽,满座人笑容灿烂。“兴未阑”回应开篇的雅集,“粲发”定格温暖瞬间,将前面的清冷、感慨、哲思都融化在当下的欢乐中,余韵悠长。
下一篇:宋·白玉蟾《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