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uè
tíng

朝代:宋作者:白玉蟾浏览量:1
jiā
rén
bīng
xuě
姿
zhī
méi
zhōng
huái
怀
jìng
cùn
zhū
xiǎo
guāng
yuè
chōng
tíng
wèi
shì
liáng
fēi
nǎi
zhī
lián
xiāo
chéng
héng
é
zuò
shēng
bái
xiào
qiān
chū
hóng
chén
xiāng
yóu
yáo
chí
tóu
jiào
fēng
zhāo
shǒu
yāo
yún
shī
gāo
zhé
dān
guì
huā
zòng
shēn
kōng
zhōng
fēi

译文

有位佳人姿容似冰雪般清莹,眉梢间洋溢着如紫芝般的灵秀光彩。她心怀如寸珠般珍贵的才德,恰似暗夜中闪耀的明珠,光华璀璨。她的存在仿佛让月光洒满庭院,这般情境似幻似真,难辨虚实。方知在这惹人怜爱的良夜,她正与月宫仙子有约相会。清辉令四座笼罩在素白之中,她一笑间仿佛轻轻牵动云衣。愿与她一同超脱红尘束缚,携手共赴瑶池仙境遨游。抬头呼唤风伯驱散云雾,招手邀请云师伴驾同行。高高折取月中丹桂之花,纵身飞跃于浩瀚天际之间。

逐句剖析

"佳人冰雪姿":有位佳人姿容似冰雪般清莹,

"奕奕紫芝眉":眉梢间洋溢着如紫芝般的灵秀光彩。

"中怀径寸珠":她心怀如寸珠般珍贵的才德,

"晓夜光陆离":恰似暗夜中闪耀的明珠,光华璀璨。

"似月充其庭":她的存在仿佛让月光洒满庭院,

"谓是亦良非":这般情境似幻似真,难辨虚实。

"乃知可怜宵":方知在这惹人怜爱的良夜,

"诚与姮娥期":她正与月宫仙子有约相会。

"四座生虚白":清辉令四座笼罩在素白之中,

"一笑搴其衣":她一笑间仿佛轻轻牵动云衣。

"拔子出红尘":愿与她一同超脱红尘束缚,

"相与游瑶池":携手共赴瑶池仙境遨游。

"举头叫风伯":抬头呼唤风伯驱散云雾,

"招手邀云师":招手邀请云师伴驾同行。

"高折丹桂花":高高折取月中丹桂之花,

"纵身空中飞":纵身飞跃于浩瀚天际之间。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月庭》是宋代白玉蟾创作的诗作。诗中先以清奇笔触描绘一位气质出尘的女子,借珍宝意象暗喻其才德兼具的内在品格,继而以月光充盈庭宇的情境营造空灵氛围;后半篇通过遨游瑶池、召唤风神云神等奇幻想象,抒发超脱世俗、向往仙境的情志。全诗将人物刻画与玄想境界相融合,辞藻华美而意境缥缈,既塑造了高洁不凡的人物形象,又寄寓了道家超然物外的思想追求,展现出浪漫主义诗风的独特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道士,“南宗五组”之一

白玉蟾(1194~1229?),南宋道士。本姓葛,名葛长庚。字如晦,又字白叟,号海琼子,世称紫清先生,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白玉蟾为全真道“南宗五祖”之一,心通三教,学贯九流,于佛老秘典及人间所未见之书,无不贯通。能诗文,尤以词名世。清陈廷焯云:“葛长庚词,一片热肠,不作闲散语,转见其高。”主要作品有《酹江月·武昌怀古》。著有《海琼白玉蟾先生文集》《罗浮山志》《玉蟾先生诗余》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佳人冰雪姿,奕奕紫芝眉。中怀径寸珠,晓夜光陆离”以仙化笔法刻画“佳人”。前两句用“冰雪姿”状其高洁绝尘,“紫芝眉”(眉若紫芝舒展)绘其神采飞扬,外显与内质兼美;后两句以“径寸珠”喻其胸中才德,“晓夜光陆离”极言光华夺目,将佳人比作明珠,暗合道家“内丹光明”的意象,为全诗奠定超凡脱俗的基调。“似月充其庭,谓是亦良非。乃知可怜宵,诚与姮娥期”写庭中情境的奇幻感。“似月充庭”疑真疑幻,先设悬念;“谓是亦良非”以哲语点破——非月却胜似月,因其光华源自佳人本身。“可怜宵”(可爱的夜晚)与“姮娥期”(与嫦娥相约)将佳人比作月中仙子,既扣题“月庭”,又通过人神莫辨的恍惚感,营造出空灵缥缈的意境,暗喻心灵与天地明月的契合。“四座生虚白,一笑搴其衣。拔子出红尘,相与游瑶池”转向超然行动。“虚白”化用《庄子》“虚室生白”,谓席间因佳人presence而充满澄澈之光;“搴其衣”(轻提衣襟)写其举止洒落,随即“拔子出红尘”直抒超脱凡俗的愿力,“游瑶池”(西王母居所)喻指向仙境的精神飞升,至此人与月、仙与人的界限完全消弭。“举头叫风伯,招手邀云师。高折丹桂花,纵身空中飞”以奇幻想象收束。“叫风伯”“邀云师”直呼自然神灵,见行动的自由不羁;“折丹桂花”撷取仙界祥瑞,“纵身空中飞”则彻底挣脱尘世束缚,全诗以一连串动态意象,将游仙的狂放与道家“羽化登仙”的理想推向极致。白玉蟾以丹道哲学为内核,借“月庭”意象打通人、仙、自然的界限,在瑰丽想象中展现超越世俗、追求精神永恒的道家情怀,语言飘逸而意境深邃,兼具浪漫主义色彩与宗教哲思。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白玉蟾《赞历代天师·第十九代讳修字德真》

下一篇:宋·白玉蟾《飞仙吟送张道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