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逍遥不管天":一心只求逍遥自在,连天塌下来也不管,
"日高丈五尚闲眠":太阳都升高到一丈五尺了,还悠闲地睡觉。
"溪鱼村酒别般味":溪里的鱼和村里的酒有着别样的滋味,
"野蔌山肴不用钱":溪里的鱼和村里的酒有着别样的滋味。
"翁牖荜门关小迳":用破旧的窗户和柴门挡住小路,
"干柴白米煮清泉":用干柴和白米煮清澈的泉水,
"有时拄杖青松畔":有时候拄着拐杖站在青松旁边,
# 拄:原作挂,据明钞本改。
"便是人间快活仙":这就是人间的快活神仙。
南宋道士,“南宗五组”之一
白玉蟾(1194~1229?),南宋道士。本姓葛,名葛长庚。字如晦,又字白叟,号海琼子,世称紫清先生,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白玉蟾为全真道“南宗五祖”之一,心通三教,学贯九流,于佛老秘典及人间所未见之书,无不贯通。能诗文,尤以词名世。清陈廷焯云:“葛长庚词,一片热肠,不作闲散语,转见其高。”主要作品有《酹江月·武昌怀古》。著有《海琼白玉蟾先生文集》《罗浮山志》《玉蟾先生诗余》等。
1. 分段赏析
“一味逍遥不管天,日高丈五尚闲眠。”首联开篇就塑造了一个逍遥自在、不受世俗羁绊的诗人形象。“一味逍遥”直接点明诗人的心境,他只追求内心的自由和闲适,对世间的纷扰毫不在意。“不管天”更加强化了这种超脱的态度,仿佛世间的一切都与自己无关。“日高丈五尚闲眠”则通过具体的行为,描绘出诗人悠闲的生活状态,太阳已经升高到一丈五尺了,他还在悠闲地睡觉,突出了他的闲适和对时间的不在意,为全诗奠定了轻松、自在的基调。“溪鱼村酒别般味,野蔌山肴不用钱。”颔联描写了诗人在清贫生活中的饮食。“溪鱼村酒”和“野蔌山肴”都是乡村中常见的食物,但却有着“别般味”,这种独特的味道可能来自于大自然的馈赠和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不用钱”则强调了生活的清贫和简单,诗人不需要为了食物而花费金钱,体现了他对物质的淡泊和对自然生活的享受。这两句诗通过对饮食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清贫生活中的惬意和满足。“翁牖荜门关小迳,乾柴白米煮清泉。”颈联描绘了诗人的居住环境。“翁牖荜门”指的是破旧的窗户和柴门,形象地表现出居住条件的简陋。“关小迳”则进一步强调了与外界的隔离,诗人仿佛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不受外界的干扰。“乾柴白米煮清泉”,用简单的食材和清澈的泉水煮饭,体现了生活的朴素和自然。这两句诗通过对居住环境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清幽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简单生活的喜爱。“有时拄杖青松畔,便是人间快活仙。”尾联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有时拄杖青松畔”,描绘出一个悠然自得的形象,他手持拐杖,站在青松旁边,享受着大自然的美景。“便是人间快活仙”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生活的感受,他认为自己就是人间的快活神仙,这种感受源于他对清贫逍遥生活的满足和对世俗的超脱。这两句诗将诗人的情感推向了高潮,使读者深刻感受到诗人对这种生活的热爱和陶醉。
上一篇:宋·白玉蟾《翛然轩》
下一篇:宋·白玉蟾《戏联平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