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uáng
xiān
ān

朝代:宋作者:白玉蟾浏览量:1
qīng
hóng
bái
hēi
qiàn
zhōng
yāng
wén
dào
西
rén
fāng
èr
shí
rén
tián
xià
diàn
ē
shuí
fǎng
访
zhī
zhān
zhòng
huáng

译文

青、红、白、黑四色缺少中央之色,听闻西边来的人已显出大方之态。二十一人在田字下方加个“电”,试问谁会来探访这黄仙庵中的詹仲皇。

逐句剖析

"青红白黑欠中央":青、红、白、黑四色缺少中央之色,

"闻道西人已大方":听闻西边来的人已显出大方之态。

"二十一人田下电":二十一人在田字下方加个“电”,

"阿谁访之詹仲皇":试问谁会来探访这黄仙庵中的詹仲皇。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黄仙庵字谜》是宋代道士白玉蟾创作的一首字谜诗。前两句“青红白黑欠中央”以五色缺“黄”暗扣“黄”字,“闻道西人已大方”或含方位与人物联想;后两句“二十一人田下电”拆解为“廿(二十)、一、人、田、电”组合成“庵”字,末句“阿谁访之詹仲皇”以问句收束,暗指“黄仙庵”主题。全诗以拆字法为核心,语言通俗质朴,构思精巧机趣,将文字游戏与诗歌形式结合,既具文人雅趣,又显民间谜语的通俗性,展现了古代字谜诗的独特艺术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道士,“南宗五组”之一

白玉蟾(1194~1229?),南宋道士。本姓葛,名葛长庚。字如晦,又字白叟,号海琼子,世称紫清先生,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白玉蟾为全真道“南宗五祖”之一,心通三教,学贯九流,于佛老秘典及人间所未见之书,无不贯通。能诗文,尤以词名世。清陈廷焯云:“葛长庚词,一片热肠,不作闲散语,转见其高。”主要作品有《酹江月·武昌怀古》。著有《海琼白玉蟾先生文集》《罗浮山志》《玉蟾先生诗余》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青红白黑欠中央”一句是字谜的关键拆解。古代以“青、红、白、黑、黄”对应“东、南、西、北、中”五色,句中独缺“中央”之黄色,直接扣合谜底“黄”字。此句以传统文化中五色与方位的对应关系为切入点,简洁明了地通过“缺省”手法暗示主题字,体现出字谜诗的机巧构思。“闻道西人已大方”进一步拓展字谜线索。“西人”可拆解为“西”与“人(亻)”,“大方”指“大”字(“方”在字谜中常代指“口”,此处或取“大”之形),二者组合或暗指“黄”字结构(如“黄”字上半部分与“西”“大”的关联)。此句借方位与字形的联想,以迂回方式呼应前句,增添猜谜的趣味性与文字游戏的层次感。“二十一人田下电”为谜底“庵”字的字形拆解。“二十”写作“廿”(两横一竖),加“一”“人”组合成“广”字头,下方“田”“电”并列,整体拼合为“庵”字。诗人将笔画拆解为具象的数字、人物与场景(“人在田下”),化抽象字形为生动意象,使字谜过程兼具画面感与逻辑连贯性,展现出巧妙的文字组合能力。“阿谁访之詹仲皇”以问句收束全诗,既点明谜底所指的“黄仙庵”,又通过“詹仲皇”这一虚构或代指人物,增添谜题的故事性与神秘感。“访之”二字隐含“黄仙庵”作为探访对象的意象,使单纯的字谜游戏升华为具有情境感的诗歌文本,虚实结合,余味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白玉蟾《张子衍为至德知观鄢冲真求诗》

下一篇:宋·白玉蟾《峡山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