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心玉文洞玄玄":琴心般的文字,玉质纹理般的经文,玄妙深邃难以言传,
"金钮朱锦乃汝传":饰有金钮、裹着朱锦,这份传承交付于你。
"子能得之可长年":你若能得此经,可获长寿延年,
"黄素镇赝完且坚":黄色的素绢、镇纸装帧,完好且坚固。
# 镇赝:一作缜㮚。
"横理如发约两边":纸面纹理如发丝,约束在两侧,
"从有赤道如朱弦":还有赤色纹路,恰似朱弦。
"文居其间走玄蚁":文字如黑色蚁群,在纹理间游走,
# 走玄蚁:一作走玄蛾。
"飞云相与为终始":飞云意象,随经文始终相伴。
# 飞云相与为终始:一作飞云卷舒相终始。
"大道甚夷非力使":大道本平坦,无需外力强为,
"无为自然有至理":无为自然,蕴含至高真理。
"谁能精专换骨髓":谁能专精研习,换骨洗髓,
"扫去俗尘不瑕秽":扫净俗尘,让身心无瑕无秽。
# 去:一作除。
"目中有神乃识真":眼中有洞察真机的神思,方能辨识真经妙意。
"白玉为轵装车轮":若以白玉为车轴装上车轮。
"里以天上翠织成":内饰用天上翠色编织而成。
# 里:一作裹。
"仙人楼居俨长生":仙人居于楼中,俨然长生模样,
"鸾鹤翔舞猿猱轻":鸾鹤翱翔起舞,猿猱灵动轻盈。
"子能宝之慎勿轻":你若能珍视此经,切勿轻慢,
# 轻:一作惊。
"室宫之中夜自明":室内夜间,自会散发光明。
# 室宫:一作宫室。
"上清真人杨与许":上清真人杨羲与许谧,
# 杨:一作扬。
"焚香清斋接神女":焚香清斋,接引神女降临,
"手作此书留下土":亲手写下这部经文留于人间,
"千年流传子为主":千年流转,如今你成了它的主人。
"东方苍龙右白虎":东方苍龙,右侧白虎,
"四神严诃孰予侮":四方神兽严正呵护,谁敢对这部经肆意轻侮。
# 四神严诃孰予侮:一作廉不子求贪不与。
南宋道士,“南宗五组”之一
白玉蟾(1194~1229?),南宋道士。本姓葛,名葛长庚。字如晦,又字白叟,号海琼子,世称紫清先生,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白玉蟾为全真道“南宗五祖”之一,心通三教,学贯九流,于佛老秘典及人间所未见之书,无不贯通。能诗文,尤以词名世。清陈廷焯云:“葛长庚词,一片热肠,不作闲散语,转见其高。”主要作品有《酹江月·武昌怀古》。著有《海琼白玉蟾先生文集》《罗浮山志》《玉蟾先生诗余》等。
1. 分段赏析
“琴心玉文洞玄玄,金钮朱锦乃汝传。子能得之可长年,黄素镇赝完且坚”,从经卷外在切入,“琴心玉文”用精妙比喻,赋予经文灵动玄奥的气质,叠字“洞玄玄”强化道家深邃的意境;“金钮朱锦”勾勒出经卷装帧华贵,点明传承脉络,让经卷自带神圣光环。“子能得之可长年”关联《黄庭经》“养生延年”寓意,“黄素镇赝完且坚”写实经卷质地(黄素为纸、镇赝为轴),从文化意义到物理形态,奠定了“尊经重道”情感基调。“横理如发约两边,从有赤道如朱弦。文居其间走玄蚁,飞云相与为终始。大道甚夷非力使,无为自然有至理。谁能精专换骨髓,扫除俗尘不瑕秽”,聚焦经卷细节与哲理阐发。“横理如发”“赤道如弦”用比喻细描纸面纹理,“文走玄蚁”说明文字排布,让抽象经文具体化;“飞云相与”借自然意象,暗示了道家“万物循环、天人合一”观。“大道甚夷非力使”直接写出道家核心——无为自然,“精专换骨髓”则将读经修行与“超凡脱俗”绑定在一起,把经卷细节升华为宗教实践指引,实现从“观经”到“悟道”的跳转。“扫除俗尘不瑕秽”,“扫除”是动作,“俗尘”理解为世俗的尘垢,“不”表示结果,经“扫除俗尘”后,达成“无瑕疵、无秽气”状态,让事物可以回归纯净,摆脱世俗污浊的侵染。“目中有神乃识真,白玉为轵装车轮,里以天上翠织成。仙人楼居俨长生,鸾鹤翔舞猿猱轻。子能宝之慎勿轻,室宫之中夜自明。上清真人杨与许,焚香清斋接神女。手作此书留下土,千年流传子为主。东方苍龙右白虎,四神严诃孰予侮”,以想象与典故渲染经卷神性。“白玉为轵”“天上翠织”构建了通灵异象,“仙人楼居”“鸾鹤翔舞”营造仙界氛围,让经卷成为连接凡俗与神圣的载体;“子能宝之慎勿轻”直接劝勉珍视,引入“上清真人杨羲、许谧”降神授书的典故,赋予经卷宗教特有的意象,“千年流传子为主”道明当下持有者传承的使命;末句“四神严诃”借神兽护经,抬高了经卷的地位,点明宗教仪式感,完成“劝勉—赋能—神圣化”闭环。
上一篇:宋·白玉蟾《秋日有怀》
下一篇:宋·白玉蟾《春词七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