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iàn
yīng
sān
shǒu

朝代:宋作者:白玉蟾浏览量:1
xiān
guǎ
qīng
míng
lián
wài
huā
hóng
lèi
qīng
yòu
shì
cán
chūn
jiāng
xià
dào
chù
yīng

译文

我少有愉悦心情,辜负了这清明时光,帘外凋谢的花儿如同红色的泪水倾落。又到了残春时节,即将迎来立夏,为何到处都听不到黄莺的啼叫呢。

逐句剖析

"鲜怡寡乐负清明":我少有愉悦心情,辜负了这清明时光,

"帘外花如红泪倾":帘外凋谢的花儿如同红色的泪水倾落。

"又是残春将立夏":又到了残春时节,即将迎来立夏,

"如何到处不啼莺":为何到处都听不到黄莺的啼叫呢。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见莺(其二)》是南宋诗人白玉蟾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两句以清明时节自己的忧愁心境起笔,借帘外落花抒发悲伤;后两句点明时节变换,因听不到莺啼,进一步强化内心的失落,全诗借景抒情,表达出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内心的孤寂。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道士,“南宗五组”之一

白玉蟾(1194~1229?),南宋道士。本姓葛,名葛长庚。字如晦,又字白叟,号海琼子,世称紫清先生,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白玉蟾为全真道“南宗五祖”之一,心通三教,学贯九流,于佛老秘典及人间所未见之书,无不贯通。能诗文,尤以词名世。清陈廷焯云:“葛长庚词,一片热肠,不作闲散语,转见其高。”主要作品有《酹江月·武昌怀古》。著有《海琼白玉蟾先生文集》《罗浮山志》《玉蟾先生诗余》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句“鲜怡寡乐负清明”,清明本是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时节,人们通常会心情愉悦地踏青、赏春,但诗人却称自己“鲜怡寡乐”,少有快乐,内心充满忧愁,觉得辜负了这美好的清明时光。此句直接点明诗人的心境,为全诗奠定了忧伤的情感基调。次句“帘外花如红泪倾”,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帘外飘落的花朵比作红色的泪水倾洒而下。“红泪”一词,不仅写出了花朵的颜色,更赋予了落花以人的情感,仿佛花儿也在为诗人的忧愁而哭泣,进一步渲染了悲伤的氛围。同时,这一句通过对帘外落花景象的描写,以景衬情,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第三句“又是残春将立夏”,点明了时节,残春将尽,立夏即将到来,意味着春天即将离去。“又是”二字,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年年岁岁,春去春回,而诗人的忧愁却依旧萦绕心头,不曾消散。末句“如何到处不啼莺”,在春天,莺啼本是常见的景象,然而此时诗人却到处都听不到莺啼声。这一句以反问的形式,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失落与困惑。莺啼的消失,似乎象征着春天的美好也随之消逝,让诗人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时光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进一步烘托出诗人的孤独与寂寞。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白玉蟾《怀仙吟》

下一篇:宋·白玉蟾《题莫干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