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只要乐清虚":这一生只想要以清净虚无的生活为乐,
"占断人间静处居":独自占据着人间最安静的地方居住。
"古壁空悬三尺剑":古老的墙壁上空空地悬挂着三尺长的宝剑,
"幽窗闲却一床书":幽静的窗边闲置着满床的书籍。
"远山喜色日初染":远山沐浴在初升朝阳的霞光中,
"枯木凉声风自梳":枯萎的树木在风中发出阵阵凉意的声响,仿佛是风在梳理着它们。
"细嚼清闲滋味别":细细品味这清闲的日子,有着独特的滋味,
"云霞收拾作粮储":将云霞收拢起来,当作储备的粮食。
南宋道士,“南宗五组”之一
白玉蟾(1194~1229?),南宋道士。本姓葛,名葛长庚。字如晦,又字白叟,号海琼子,世称紫清先生,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白玉蟾为全真道“南宗五祖”之一,心通三教,学贯九流,于佛老秘典及人间所未见之书,无不贯通。能诗文,尤以词名世。清陈廷焯云:“葛长庚词,一片热肠,不作闲散语,转见其高。”主要作品有《酹江月·武昌怀古》。著有《海琼白玉蟾先生文集》《罗浮山志》《玉蟾先生诗余》等。
1. 分段赏析
首联“平生只要乐清虚,占断人间静处居”,直抒胸臆,点明诗人一生追求清净虚无的生活志趣,坚决选择独居在人间静谧之所,为全诗奠定了超脱尘世的基调。颔联“古壁空悬三尺剑,幽窗闲却一床书”,运用工整的对仗,描绘出室内景象:古老墙壁上悬挂着闲置的宝剑,幽静窗边堆满无人翻阅的书籍,“空悬”“闲却”二词,暗含诗人虽有壮志却无用武之地,只能以诗书自娱的无奈与落寞。颈联“远山喜色日初染,枯木凉声风自梳”,则将笔触转向室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清晨阳光为远山染上喜色,秋风拂过枯木发出阵阵声响,仿佛风在梳理枯木一般,“染”“梳”二字巧用拟人,赋予自然景物灵动之感,在苍凉中又透出一丝生机,情景交融间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与独特感悟。尾联“细嚼清闲滋味别,云霞收拾作粮储”,诗人以新奇的想象收束全诗,将清闲的生活细细品味,觉得别具一番滋味,甚至要将云霞收集起来当作粮食储备,夸张而浪漫地表达出诗人对这种清闲隐逸生活的沉醉与热爱,进一步深化了超脱世俗、安于恬淡的主题。
上一篇:宋·白玉蟾《竹里桃花》
下一篇:宋·白玉蟾《翠麓即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