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àn
sān
shǒu
èr

朝代:宋作者:白玉蟾浏览量:1
qiān
péng
tóu
xiǎn
shēng
cān
xiá
xiào
zhǐ
shān
xià
bái
yún
shēn
chù
jiā

译文

千古以来蓬头赤足,一生服食灵气、餐食云霞。笑着指向武夷山下,白云深处就是我的家。

逐句剖析

"千古蓬头跣足":千古以来蓬头赤足,

"一生服气餐霞":一生服食灵气、餐食云霞。

"笑指武夷山下":笑着指向武夷山下,

"白云深处吾家":白云深处就是我的家。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自赞三首(其二)》是南宋道士白玉蟾创作的一首六言古诗。此诗以一种超凡脱俗的口吻,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形象和生活追求。前两句描绘出诗人不拘于世俗礼节,有着独特生活方式的形象,体现出他对尘世常规的超越。后两句进一步表明诗人将自然山水视为自己的归宿,表达了他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悠远,生动地刻画了诗人不慕世俗、亲近自然的高洁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道士,“南宗五组”之一

白玉蟾(1194~1229?),南宋道士。本姓葛,名葛长庚。字如晦,又字白叟,号海琼子,世称紫清先生,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白玉蟾为全真道“南宗五祖”之一,心通三教,学贯九流,于佛老秘典及人间所未见之书,无不贯通。能诗文,尤以词名世。清陈廷焯云:“葛长庚词,一片热肠,不作闲散语,转见其高。”主要作品有《酹江月·武昌怀古》。著有《海琼白玉蟾先生文集》《罗浮山志》《玉蟾先生诗余》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千古蓬头跣足”,这句诗中“千古”从时间维度上强调了这种状态的持久性,展现出诗人长期以来坚持的一种独特生活方式。“蓬头跣足”描绘出诗人不注重外在仪表,不拘泥于世俗礼节形象,体现出他对世俗常规的超越和对自由随性的追求。“一生服气餐霞”,这句诗中“一生”强调了这种生活方式贯穿诗人整个生命历程。“服气餐霞”是一种道家的养生方式和修行理念,体现了诗人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和对世俗物质生活的超脱,进一步强化了诗人超凡脱俗的形象。“笑指武夷山下”,这句诗中“笑指”这一动作生动地表现出诗人的轻松、愉悦和对所指向之处的自豪之情。“武夷山下”明确了地点,武夷山是自然美景之地,为后文表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做铺垫。“白云深处吾家”,这句诗中“白云深处”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超凡脱俗的意境,象征着远离尘世的喧嚣和纷扰。“吾家”则表明诗人将白云深处视为自己的家,体现出他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进一步深化了诗人高洁、超凡的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白玉蟾《云游歌》

下一篇:宋·白玉蟾《云游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