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tiān
níng
hǎi
yuè
tíng

朝代:宋作者:白玉蟾浏览量:1
zhòu
cháo
jiāng
dōng
jiāng
shàng
dōng
nán
bǎo
chà
xióng
fàn
liǎo
cóng
róng
péi
hǎi
yuè
chán
yàn
xiǎng
sōng
fēng
zhǔ
bīn
jiàn
zhū
chén
jìng
xīn
xiāng
wàng
wàn
xiàng
kōng
chéng
shú
shǒu
xiāng
yín
huá
qíng
miǎo
zài
yáng
zhōng

译文

白天潮水涨落,夜晚潮汐涌动,大江向东奔流,江上东南方向有座雄伟的宝刹。吃完饭从容地陪伴着海月,禅坐之余在寂静中享受松风。主宾之间没有隔阂,各种尘念都清净了,内心和眼中所见都忘却了,世间万象都空灵了。橙子成熟了,手上沾着香气,吟诗的笔流畅自如,剩余的情思渺茫地飘荡在夕阳中。

逐句剖析

"昼潮夜汐大江东":白天潮水涨落,夜晚潮汐涌动,大江向东奔流,

"江上东南宝刹雄":江上东南方向有座雄伟的宝刹。

"饭了从容陪海月":吃完饭从容地陪伴着海月,

"禅余宴寂享松风":禅坐之余在寂静中享受松风。

# 禅余宴寂享松风:自注:寺有松风堂。

"主宾无间诸尘净":主宾之间没有隔阂,各种尘念都清净了,

"心目相忘万象空":内心和眼中所见都忘却了,世间万象都空灵了。

"橙熟手香吟笔滑":橙子成熟了,手上沾着香气,吟诗的笔流畅自如,

"余情渺在夕阳中":剩余的情思渺茫地飘荡在夕阳中。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题天宁寺海月亭》是南宋诗人白玉蟾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作以“昼潮夜汐大江东,江上东南宝刹雄”起笔,生动勾勒出钱塘江昼夜不息的奔腾之势以及天宁寺海月亭的宏伟壮观。诗中“饭了从容陪海月,禅馀宴寂享松风”等句,借助松风堂等意象,描绘出主宾沉浸于禅修、忘却尘世的宁静场景,彰显出诗人参禅悟道时的超脱心境。诗的尾联“橙熟手香吟笔滑,馀情渺在夕阳中”,以寻常的景物作为结尾,巧妙地将自然意象与禅理体悟相融合,使全诗意境深远。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道士,“南宗五组”之一

白玉蟾(1194~1229?),南宋道士。本姓葛,名葛长庚。字如晦,又字白叟,号海琼子,世称紫清先生,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白玉蟾为全真道“南宗五祖”之一,心通三教,学贯九流,于佛老秘典及人间所未见之书,无不贯通。能诗文,尤以词名世。清陈廷焯云:“葛长庚词,一片热肠,不作闲散语,转见其高。”主要作品有《酹江月·武昌怀古》。著有《海琼白玉蟾先生文集》《罗浮山志》《玉蟾先生诗余》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题天宁寺海月亭》这首诗是白玉蟾在云游东南沿海时创作的。天宁寺是南宋临安地区非常著名的禅寺,寺内的海月亭可以俯瞰钱塘江的壮观潮水。根据白玉蟾自己的注释“寺有松风堂”,可以得知他曾在天宁寺驻锡修行。作为金丹派南宗的第五代传人,白玉蟾将丹道修炼与禅宗思想相融合,诗中的“主宾无间诸尘净,心目相忘万象空”体现了他“性命双修”的宗教理念。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起兴:“昼潮夜汐大江东”运用起兴手法,以钱塘江昼夜潮汐的自然现象起兴,引出天宁寺的壮丽景观。虚实相生:“昼潮夜汐大江东,江上东南宝刹雄”,实写天宁寺依山临江的地理特征,展现了其宏伟壮观的建筑风貌。“主宾无间诸尘净,心目相忘万象空”,诗句中“诸尘净”“万象空”则虚写修行者内心的清净与空灵,虚实相生,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意象组合:“饭了从容陪海月,禅于宴寂享松风”,通过“海月”与“松风”两个意象,构建出一个动中有静的禅修空间。“海月”象征宁静与永恒,“松风”则带来自然的清新与宁静,二者组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禅修氛围。

2. 分段赏析

首联“昼潮夜汐大江东,江上东南宝刹雄”,描绘了天宁寺周边的自然环境和寺庙的雄伟。“昼潮夜汐”展现了大江潮汐的壮阔景象,“大江东”点明了地理位置,“宝刹雄”则突出了寺庙的宏伟气势,营造出一种宏大而庄严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基调。颔联“饭了从容陪海月,禅余宴寂享松风”,描写了诗人在海月亭的生活状态。“饭了从容”表现出诗人的悠闲自在,“陪海月”体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禅余宴寂”说明诗人在禅坐之余享受宁静,“享松风”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与自然的融合,展现了诗人闲适、恬淡的生活情趣。颈联“主宾无间诸尘净,心目相忘万象空”,表达了诗人在海月亭所达到的禅意境界。“主宾无间”说明诗人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没有隔阂,“诸尘净”表示各种尘念都清净了,“心目相忘”体现了诗人忘却自我和外界,“万象空”则表达了世间万象都是空灵的,体现了诗人超脱尘世、物我两忘的禅意境界。尾联“橙熟手香吟笔滑,余情渺在夕阳中”,以橙子成熟、吟诗的情景结尾,增添了一份诗意和闲适。“橙熟手香”描绘了橙子成熟时手上沾着香气的情景,“吟笔滑”说明诗人吟诗的笔流畅自如,体现了诗人的创作状态。“余情渺在夕阳中”则流露出诗人淡淡的情思,将诗人的情感融入到夕阳中,使全诗在悠闲、恬淡的氛围中结束,余味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白玉蟾《华阳吟三十首(其十)》

下一篇:宋·白玉蟾《曲肱诗二十首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