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潮夜汐大江东":白天潮水涨落,夜晚潮汐涌动,大江向东奔流,
"江上东南宝刹雄":江上东南方向有座雄伟的宝刹。
"饭了从容陪海月":吃完饭从容地陪伴着海月,
"禅余宴寂享松风":禅坐之余在寂静中享受松风。
# 禅余宴寂享松风:自注:寺有松风堂。
"主宾无间诸尘净":主宾之间没有隔阂,各种尘念都清净了,
"心目相忘万象空":内心和眼中所见都忘却了,世间万象都空灵了。
"橙熟手香吟笔滑":橙子成熟了,手上沾着香气,吟诗的笔流畅自如,
"余情渺在夕阳中":剩余的情思渺茫地飘荡在夕阳中。
南宋道士,“南宗五组”之一
白玉蟾(1194~1229?),南宋道士。本姓葛,名葛长庚。字如晦,又字白叟,号海琼子,世称紫清先生,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白玉蟾为全真道“南宗五祖”之一,心通三教,学贯九流,于佛老秘典及人间所未见之书,无不贯通。能诗文,尤以词名世。清陈廷焯云:“葛长庚词,一片热肠,不作闲散语,转见其高。”主要作品有《酹江月·武昌怀古》。著有《海琼白玉蟾先生文集》《罗浮山志》《玉蟾先生诗余》等。
1. 写作手法
起兴:“昼潮夜汐大江东”运用起兴手法,以钱塘江昼夜潮汐的自然现象起兴,引出天宁寺的壮丽景观。虚实相生:“昼潮夜汐大江东,江上东南宝刹雄”,实写天宁寺依山临江的地理特征,展现了其宏伟壮观的建筑风貌。“主宾无间诸尘净,心目相忘万象空”,诗句中“诸尘净”“万象空”则虚写修行者内心的清净与空灵,虚实相生,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意象组合:“饭了从容陪海月,禅于宴寂享松风”,通过“海月”与“松风”两个意象,构建出一个动中有静的禅修空间。“海月”象征宁静与永恒,“松风”则带来自然的清新与宁静,二者组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禅修氛围。
2. 分段赏析
首联“昼潮夜汐大江东,江上东南宝刹雄”,描绘了天宁寺周边的自然环境和寺庙的雄伟。“昼潮夜汐”展现了大江潮汐的壮阔景象,“大江东”点明了地理位置,“宝刹雄”则突出了寺庙的宏伟气势,营造出一种宏大而庄严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基调。颔联“饭了从容陪海月,禅余宴寂享松风”,描写了诗人在海月亭的生活状态。“饭了从容”表现出诗人的悠闲自在,“陪海月”体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禅余宴寂”说明诗人在禅坐之余享受宁静,“享松风”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与自然的融合,展现了诗人闲适、恬淡的生活情趣。颈联“主宾无间诸尘净,心目相忘万象空”,表达了诗人在海月亭所达到的禅意境界。“主宾无间”说明诗人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没有隔阂,“诸尘净”表示各种尘念都清净了,“心目相忘”体现了诗人忘却自我和外界,“万象空”则表达了世间万象都是空灵的,体现了诗人超脱尘世、物我两忘的禅意境界。尾联“橙熟手香吟笔滑,余情渺在夕阳中”,以橙子成熟、吟诗的情景结尾,增添了一份诗意和闲适。“橙熟手香”描绘了橙子成熟时手上沾着香气的情景,“吟笔滑”说明诗人吟诗的笔流畅自如,体现了诗人的创作状态。“余情渺在夕阳中”则流露出诗人淡淡的情思,将诗人的情感融入到夕阳中,使全诗在悠闲、恬淡的氛围中结束,余味悠长。
下一篇:宋·白玉蟾《曲肱诗二十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