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妙堂中静养神":在契妙堂中静心调养精神,
"神凝气聚一壶春":当精神凝聚、气息汇聚,便如壶中藏满春日的生机。
"青山绿水无非道":青山绿水无不是大道的显现,
"翠竹黄花有几人":但能领悟翠竹黄花深意的人,世间又有几人。
"世外不知千百世":置身世外,不知已过千百世光阴,
"身中还更两三身":反观自身,竟还能觉察到两三重不同的生命境界。
"一从契得虚无妙":一旦领悟了虚无之中的妙谛,
"明月清风是我邻":明月清风便都成为我的芳邻。
南宋道士,“南宗五组”之一
白玉蟾(1194~1229?),南宋道士。本姓葛,名葛长庚。字如晦,又字白叟,号海琼子,世称紫清先生,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白玉蟾为全真道“南宗五祖”之一,心通三教,学贯九流,于佛老秘典及人间所未见之书,无不贯通。能诗文,尤以词名世。清陈廷焯云:“葛长庚词,一片热肠,不作闲散语,转见其高。”主要作品有《酹江月·武昌怀古》。著有《海琼白玉蟾先生文集》《罗浮山志》《玉蟾先生诗余》等。
1. 分段赏析
首联“契妙堂中静养神,神凝气聚一壶春”,描绘出在契妙堂这一静谧之所,诗人悠然地静养心神,精神凝聚,气韵汇聚,仿若那一壶春茶之中蕴含着无尽的生机与韵味,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且富有禅意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基调。颔联“青山绿水无非道,翠竹黄花有几人”,将眼前的青山绿水、翠竹黄花等自然景象与“道”相联系,寓意着在这些寻常的自然之物中皆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与道的真谛,然而又能有多少人能真正领悟呢?此联以景问道,引发对自然与哲理关系以及人们对其感悟程度的思考,拓宽了诗歌的意境与深度。颈联“世外不知千百世,身中还更两三身”,则进一步阐述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身处这仿佛与世隔绝之地,已忘却外界历经的无数岁月,而在自己的身心之中,却又仿佛有着多重的身份与感悟,体现出诗人对自我精神世界的深入探索与独特认知,有一种对尘世的超脱以及对内心精神层面的挖掘与反思。尾联“一从契得虚无妙,明月清风是我邻”,表明自从契合了那虚无微妙的道之真谛,明月和清风便成为了自己最亲近的伴侣,以一种豁达、超脱的情怀收束全诗,展现出诗人在领悟道之后与自然相融、悠然自得的精神境界,表达了对这种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上一篇:宋·白玉蟾《悲秋》
下一篇:宋·白玉蟾《首夏三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