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iàn

朝代:宋作者:白玉蟾浏览量:1
jiàn
nián
lái
jiǔ
chuán
nián
lái
jiàn
xiá
wén
cóng
xiù
qīng
shé
jūn
shān
dòng
tíng
kōng
shuǐ
yún
rén
jiàn
jué
shí
jiàn
yán
qián
qīng
shí
liè
shēn
fān
wèi
guó
jìn
xiōng
xuè

译文

近年来,剑术早已失传,也再没听说过有剑侠的踪迹。自从袖中的宝剑像青蛇般离去,君山和洞庭湖畔,就只剩空寂的水云悠悠飘荡。有隐逸之人练习剑术,掌握了其中的诀窍,时常能看见岩石前的青石被剑气劈裂。为何不把这高超的剑术用在深入边疆抗敌上,为国家拼尽全力,斩杀外敌。

逐句剖析

"剑法年来久不传":近年来,剑术早已失传,

"年来剑侠亦无闻":也再没听说过有剑侠的踪迹。

"一从袖里青蛇去":自从袖中的宝剑像青蛇般离去,

"君山洞庭空水云":君山和洞庭湖畔,就只剩空寂的水云悠悠飘荡。

"逸人习剑得其诀":有隐逸之人练习剑术,掌握了其中的诀窍,

"时见岩前青石裂":时常能看见岩石前的青石被剑气劈裂。

"何如把此入深番":为何不把这高超的剑术用在深入边疆抗敌上,

"为国沥尽匈奴血":为国家拼尽全力,斩杀外敌。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习剑》是南宋诗人白玉蟾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全诗以“剑”为核心意象,前四句通过“剑法久不传”“剑侠无闻”的感慨,暗含对侠义精神衰落的惋惜;后四句借“青蛇剑”“青石裂”等奇幻场景,展现习剑者高超技艺与豪情壮志,最终落脚于“为国沥血”的报国热忱。诗中“袖里青蛇”象征剑术精妙,“岩前青石裂”则暗喻剑气凌厉,虚实结合间既表达对传统武学的追慕,又寄托了诗人渴望以武止戈、保家卫国的理想。全诗语言雄健豪放,情感跌宕起伏。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道士,“南宗五组”之一

白玉蟾(1194~1229?),南宋道士。本姓葛,名葛长庚。字如晦,又字白叟,号海琼子,世称紫清先生,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白玉蟾为全真道“南宗五祖”之一,心通三教,学贯九流,于佛老秘典及人间所未见之书,无不贯通。能诗文,尤以词名世。清陈廷焯云:“葛长庚词,一片热肠,不作闲散语,转见其高。”主要作品有《酹江月·武昌怀古》。著有《海琼白玉蟾先生文集》《罗浮山志》《玉蟾先生诗余》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剑法年来久不传,年来剑侠亦无闻”,开篇连续两次感叹“年来”,直白点出剑术早已失传、剑侠销声匿迹的现状,语气中满是对传统技艺没落的惋惜与怅惘。“一从袖里青蛇去,君山洞庭空水云”,用“青蛇”比喻宝剑,仿佛宝剑化作灵蛇离去,只留下君山、洞庭的水云空寂飘荡。这里借景物的空茫,烘托出剑侠远去后世间的寂寥,暗含对往昔剑侠风采的追念。“逸人习剑得其诀,时见岩前青石裂”,笔锋一转,写有隐逸之人掌握了剑术秘诀,其剑气之强,能让岩石前的青石开裂。通过“青石裂”的具体现象,侧面展现剑术的威力,简洁而生动地勾勒出习剑者的非凡本领。“何如把此入深番,为国沥尽匈奴血”,以反问句收束,直接抒发报国情怀:为何不将这高超剑术用到抗击外敌上,为国家拼尽全力、斩杀敌人?“沥尽匈奴血”虽用词直白,却气势豪迈,将个人武艺与家国情怀紧密结合,尽显强烈的爱国热忱与建功立业的渴望。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何应龙《居家》

下一篇:宋·白玉蟾《山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