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色连高树":远处的暮色与高大的树木相连,
"回光射逈楼":夕阳的回光照射在高耸的楼阁上。
"自翻归雁影":归雁的影子在暮色中翻飞,
"更急思虫愁":更添了秋虫悲鸣般的愁绪。
"烟暝长先隔":暝色中的烟雾早已隔断了视线,
"霞烘久未收":晚霞虽被夕阳烘染,却久久未散去。
"华灯知可继":明知华灯可以接续暮色,
# 知:王注本作如。
"惟照洞房幽":却只能照亮深邃幽寂的内室。
北宋诗人,西昆诗派代表人物
钱惟演(962?~1034),北宋诗人。字希圣,临安(今浙江杭州)人。吴越王钱俶之子,随父降宋。历任右神武军将军、知制诰、翰林学士、工部尚书、枢密使。谥思,后改谥文僖。其博学能文,擅长诗词,诗宗李商隐,清丽典雅,词彩妍华,精工稳切。他与杨亿、刘筠等诗歌唱和,结集为《西昆酬唱集》,后人称为“西昆体”,其亦是西昆诗派的代表作家。主要作品有《家王故事》《玉堂逢辰录》《金坡遗事》等。
1. 分段赏析
首联起笔勾勒出一幅远景图,暮色之中,远方的天色与高大的树木相互连接,仿佛融为一体,给人一种旷远幽深的感觉。那夕阳的余晖,反向映照在高耸的楼阁之上,为楼阁镀上一层昏黄的光晕。一个“连”字,将远色与高树的空间关系紧密相连,展现出天地的广阔;“射”字则生动地描绘出夕阳余晖的力度与方向,初步营造出夕阳西下时苍茫又略带凄清的氛围。颔联中归雁在夕阳的映照下,身影翻飞,匆匆归巢,“自翻”二字,写出归雁在暮色中急切飞翔的姿态,好似在与即将到来的夜幕赛跑。与此同时,秋虫在这渐浓的秋意里,愈发急切地鸣叫,仿佛在倾诉着无尽的哀愁。归雁与思虫,一动一静,一空中一地上,却都被笼罩在夕阳的余晖与秋日的氛围之下。归雁的匆忙归家,衬出诗人漂泊的孤寂;秋虫的哀鸣,更添愁绪,诗人借这两种意象,进一步强化了时光流逝、羁旅愁思的情感表达。颈联中随着夕阳逐渐西沉,暮霭如烟般弥漫开来,早早地将远方的景色阻隔,让人视线难及,心生迷茫。而天边那被夕阳烘染的云霞,却久久未曾消散,好似留恋着这即将逝去的白昼。“烟暝”与“霞烘”形成鲜明对比,一暗一明,一个阻隔视线,一个绚烂夺目。“长先隔”和“久未收”,描绘出暮色渐浓、晚霞迟暮的景象,既展现出自然景观的变化,又隐隐透露出诗人对时光缓缓流逝的无奈与怅惘。尾联诗人笔锋一转,夜幕降临,华灯亮起,诗人知道夜晚即将接替白昼。然而,那华灯虽明,却只能照亮洞房的幽深处,与外面广阔天地的夕阳余晖、暮色烟霞形成鲜明对照。“洞房幽”三字,营造出一种孤寂、幽深的氛围,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落寞。在这夕阳落幕、华灯初上的交替之际,诗人或许联想到自身的处境,时光匆匆,如夕阳般一去不返,而自己却被困于这一方天地,无人理解,无人陪伴,全诗在这种略带惆怅与寂寥的氛围中结束,留给读者无尽的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