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é
​​jū
hàn
dōng​
zhuàn
qǔ​

朝代:宋作者:钱惟演浏览量:1
chéng
shàng
fēng
guāng
yīng
luàn
chéng
xià
yān
chūn
pāi
àn
绿
yáng
fāng
cǎo
shí
xiū
lèi
yǎn
chóu
cháng
xiān
duàn
qíng
huái
怀
jiàn
biàn
chéng
shuāi
wǎn
luán
jìng
zhū
yán
jīng
àn
huàn
shí
duō
bìng
yàn
fāng
zūn
jīn
fāng
zūn
wéi
kǒng
qiǎn

译文

城上春光明媚莺啼燕啭,城下碧波荡漾,波涛拍打着堤岸。绿杨芳草几时才会衰败,我泪眼迷蒙已是愁肠寸断。人到晚年渐觉美好情怀在衰消,面对鸾镜惊讶昔日年轻容颜已改。想当年曾因多病害怕饮酒,而如今却唯恐酒杯不满。

逐句剖析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上春光明媚莺啼燕啭,

# 莺语:黄莺婉转鸣叫好似低语。

"城下烟波春拍岸":城下碧波荡漾,波涛拍打着堤岸。

# 拍岸:拍打堤岸。,春:《舆地纪胜》卷八三作风。

"绿杨芳草几时休":绿杨芳草几时才会衰败,

"泪眼愁肠先已断":我泪眼迷蒙已是愁肠寸断。

"情怀渐变成衰晚":人到晚年渐觉美好情怀在衰消,

# 渐变:“渐变”一作“渐觉”,渐变成衰晚渐。,情怀:《诗话总龟》前集卷二四引作年年。

"鸾镜朱颜惊暗换":面对鸾镜惊讶昔日年轻容颜已改。

"昔时多病厌芳尊":想当年曾因多病害怕饮酒,

# 芳尊:盛满美酒的酒杯,也指美酒。

"今日芳尊惟恐浅":而如今却唯恐酒杯不满。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玉楼春·城上风光莺语乱》是宋代词人钱惟演晚年谪居汉东(今湖北随州)时所作,全词以春日景象为背景,通过上片伤春、下片写人,抒发了对生命流逝与政治失意的悲慨。词中“芳草”“泪眼”“鸾镜”“朱颜”等意象,以凄婉笔触勾勒出垂暮之年的绝望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诗人,西昆诗派代表人物

钱惟演(962?~1034),北宋诗人。字希圣,临安(今浙江杭州)人。吴越王钱俶之子,随父降宋。历任右神武军将军、知制诰、翰林学士、工部尚书、枢密使。谥思,后改谥文僖。其博学能文,擅长诗词,诗宗李商隐,清丽典雅,词彩妍华,精工稳切。他与杨亿、刘筠等诗歌唱和,结集为《西昆酬唱集》,后人称为“西昆体”,其亦是西昆诗派的代表作家。主要作品有《家王故事》《玉堂逢辰录》《金坡遗事》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玉楼春·城上风光莺语乱》是北宋词人钱惟演晚年谪居汉东(今湖北随州)时所作。公元1033年(宋仁宗明道二年)三月,钱惟演因与垂帘听政的刘太后家族联姻,长期依附刘氏政权,官至枢密使、平章事,位极人臣。明道二年三月刘太后去世后,宋仁宗亲政,立即清除刘氏党羽。钱惟演作为刘氏势力核心成员,同年九月被罢免枢密使、平章事等要职,贬为崇信军节度使,谪居汉东。这一贬谪不仅终结了他四十余年的政治生涯,更导致其家族势力迅速瓦解——长子钱暧被罢官,姻亲郭皇后遭废黜,昔日权势烟消云散。这首词正是作于此时。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借暮春景象抒写人生迟暮与政治失意之感的词​​,通过描绘城内外春日胜景与个人境遇的强烈反差,展现了钱惟演晚年谪居汉东时的绝望心境与对生命流逝的哀叹。

2. 写作手法

对比: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与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这两句诗运用了对比手法​​。以“莺语乱”写群莺啼鸣的喧闹,展现春意蓬勃的动态。以“春拍岸”写烟波拍岸的壮阔,暗含春潮汹涌的力量。两者形成​​听觉与视觉的对照​​,同时“乱”字既描摹春声之盛,又暗示词人因春感怀的心绪纷乱。以乐景衬哀情:上片开篇以明丽春景(“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反衬内心愁苦。莺啼婉转、春波拍岸的盎然生机,与词人“泪眼愁肠先已断”的悲怆,强化了垂暮之感和政治失意的绝望。借景抒情:上阕以“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描绘城上莺语喧嚣、城下烟波拍岸的春日盛景,明媚风光本应令人愉悦。下阕侧重抒情,“鸾鉴朱颜惊暗换”的容颜变化与上阕春景形成对照,昔日春光引发愁绪,今日借“芳樽”消愁,景与情相互渗透,以春光的依旧来凸显人生的衰败,强化了时光易逝、愁绪难遣的情感。

3. 分段赏析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两句是描写春日的远景与近景交织。“城上风光莺语乱”从听觉和视觉勾勒城上景致,黄莺乱啼展现春的喧闹;“城下烟波春拍岸”以视觉描绘城下烟波浩渺、春水拍岸之景,粗线条勾勒出春日全貌,看似客观写景,实则为后文抒情铺垫,以乐景暗藏哀愁的基调。“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两句是由景入情的过渡。绿杨芳草本是春的象征,诗人却发问“几时休”,将春景的绵延与内心的愁绪相勾连,春光无尽而愁绪难止;“泪眼愁肠先已断”则直抒胸臆,将景物引发的伤感推向极致,绿杨芳草的生机与“泪眼愁肠”的悲戚形成对比,达成情景相生的效果。“情怀渐变成衰晚,鸾鉴朱颜惊暗换”两句是从情感与容颜两方面深化愁绪。“情怀渐变成衰晚”直写心境随境遇变迁而日渐衰老颓唐,蕴含政治失意的苦闷;“鸾鉴朱颜惊暗换”以对镜所见容颜变化的惊叹,从精神到形体皆显无奈伤感,承接上文愁绪并向纵深发展。“昔年多病厌芳樽,今日芳樽惟恐浅”两句是全词情感的收束与点睛之笔。通过“昔年”与“今日”对饮酒态度的鲜明对比,昔日因多病厌弃酒杯,如今却唯恐酒杯不满,以对“芳樽”态度的反转,直白抒发政治失意后的绝望与借酒消愁的心态。此句作为“警策句”,使全词从景到情、由浅入深的情感表达得以收束,尽显情真意切。

4. 作品点评

钱惟演因春感怀,其词所抒发的实则是政治失意者的郁结。就此而言,二者各具其妙。词作无论婉约含蓄抑或直抒胸臆,最重在一个“真”字。此首遣怀之作,虽遣词造句犹带脂粉气息,“芳草”“泪眼”“鸾镜”“朱颜”等语,颇有几分类妇人之语;本意为政治失意之悲慨,表现出宋初的纤丽词风特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钱思公谪居汉东日,撰一曲曰:“城上风光莺语乱(略)。”每歌之,酒阑则垂涕。时后阁尚有故国一白发姬,乃邓王俶歌鬟惊鸿者也。曰:“吾忆先王将薨,预戒挽铎中歌《木兰花》,引绋为送,今相公其将亡乎?”果薨于随。邓王旧曲亦有“帝卿烟雨锁春愁,故国江山空泪眼”之句,颇相类。

宋释文莹《湘山野录》卷上

# 钱思公谪汉东日,撰《玉楼春》词曰:“城上风光(略)。”每酒阑歌之,则泣下。后阁有白发妓,乃旧日邓王歌鬟惊鸿也,遽言:“先王将薨,预戒挽铎中歌《木兰花》引绋为送,今相公其将亡乎?”果薨于随州。邓王旧曲尝有“帝卿烟雨锁春愁,故国山川空泪眼”之句。

宋王铚《侍儿小名录》

# 此公暮年之作,极凄惋。

宋黄升《花庵词选》

# 妙处俱在末结语传神。

明李攀龙吴从先《草堂诗余隽》引

# 不如宋子京“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更委婉。

明杨慎《词品》卷二

# 芳尊恐浅,正断肠处,情尤真笃。

明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

# 谢希深、欧阳永叔官洛阳时,同游嵩山。自颍阳归,暮抵龙门香山。雪作,登石楼望城,各有所怀。忽于烟霭中有策马渡伊水来者,既至,乃钱相遣厨传歌妓至。吏传公言曰:山行良劳,当少留龙门赏雪,府事简,无遽归也。钱相遇诸公之厚类此。后钱相谪汉东,诸公送别至彭婆镇,钱相置酒作长短句,俾妓歌之,甚悲,钱相泣下,诸公皆泣下。

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八

# 公谪汉东日,撰玉楼春词,酒阑歌之,必为泣下。

清张宗橚《词林纪事》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钱惟演《句》

下一篇:宋·钱惟演《以蜀纸端砚寄仙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