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ān
shǒu

朝代:宋作者:钱惟演浏览量:1
chéng
shāng
chūn
shān
liǎn
cuì
méi
cháng
è
jūn
xiù
bèi
zhāo
yóu
yǎn
xún
lìng
xūn
lěng
xiāng
yǒu
hèn
yīn
yàn
fèng
yán
nìng
wèi
hóu
wáng
huān
yàn
dīng
xiāng
jié
zhǐ
liáng
duì
zhú
fáng

译文

无意说错话,竟成猜疑,只能黯然神伤,弯弯细眉,低敛凝愁,仿佛春天黛色的远山。早晨还是情意缠绵,如胶似漆,此刻唯有熏炉清冷,余香缭绕。有恨含怨,岂是因为叹旧情已逝,无言沉默,哪是由于对故人思念?合欢草啊,人们都说你能消忿解忧,留下她独守空房,伴随着烛泪滴洒。

逐句剖析

"误语成疑意已伤":无意说错话,竟成猜疑,只能黯然神伤,

"春山低敛翠眉长":弯弯细眉,低敛凝愁,仿佛春天黛色的远山。

# 春山:指眉。因眉弯如山峰,古人常把眉和山互喻,以山喻眉,以眉喻山。

"鄂君绣被朝犹掩":早晨还是情意缠绵,如胶似漆,

# 鄂君绣被:汉刘向《说苑·善说》记鄂君子晳乘舟,操舟的越女用歌声表达了她对鄂君的爱慕,鄂君于是“举绣被而覆之”,得以交欢尽意。这是用以指男女欢爱。

"荀令薰炉冷自香":此刻唯有熏炉清冷,余香缭绕。

# 荀令薰炉冷自香:史载荀彧清秀通雅,美有仪容,好熏香,久而久之身带香气。《襄阳记》载“荀令君至人家,坐处三日香”。之后“留香荀令”与“掷果潘郎”一样,成为美男子的代名词。荀令熏炉:这是指熏衣的香炉。荀令:东汉荷或为尚书令,人称简令,性风流,衣带生香。

"有恨岂因燕凤去":有恨含怨,岂是因为叹旧情已逝,

# 燕凤:即燕赤凤,《飞燕外传》记汉成帝后赵飞燕私通宫奴燕赤凤。

"无言宁为息侯亡":无言沉默,哪是由于对故人思念?

# 息侯:代指过去的情人。

"合欢不验丁香结":合欢草啊,人们都说你能消忿解忧,

# 丁香:常绿乔木,其果仁由两片状似鸡舌的子叶抱合而成,又似人心郁结不开,故习以之喻愁,古诗常用以作愁结不解的象征。,验:效验,起作用。,合欢:合欢树似梧桐,枝叶繁富相交结,旧以为树于阶庭,可使人不惩,古人认为合欢草可以使人消除怨忿互相合好。

"只得凄凉对烛房":留下她独守空房,伴随着烛泪滴洒。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无题三首(其一)》是北宋诗人钱惟演组诗《无题》中的第一首。无题诗始自晚唐李商隐,多以婉曲笔法抒写情思,然时有晦涩之弊。钱惟演此作承袭这一传统,通过女子戏言引发的误会,细腻展现其懊恼愁怨的心绪。诗中典故运用精当,句法错落有致,形成言简意深的艺术效果。全诗布局精巧,前四句铺陈悬念,至颈联转折呼应首句,尾联收束全篇,结构严谨。其语言绵密流转,恰与人物隐微的情感波动相契合,展现出含蓄蕴藉的审美特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诗人,西昆诗派代表人物

钱惟演(962?~1034),北宋诗人。字希圣,临安(今浙江杭州)人。吴越王钱俶之子,随父降宋。历任右神武军将军、知制诰、翰林学士、工部尚书、枢密使。谥思,后改谥文僖。其博学能文,擅长诗词,诗宗李商隐,清丽典雅,词彩妍华,精工稳切。他与杨亿、刘筠等诗歌唱和,结集为《西昆酬唱集》,后人称为“西昆体”,其亦是西昆诗派的代表作家。主要作品有《家王故事》《玉堂逢辰录》《金坡遗事》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西昆酬唱集》中有三组《无题三首》,由杨亿原唱,钱惟演、刘筠分别依韵奉和。三人同咏,本事不明。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爱情诗。诗歌描写女子的爱情纠葛,通过“误语成疑”“合欢不验”等情感线索,结合“春山敛眉”“绣被薰炉”等闺阁意象,运用鄂君绣被、荀令香炉等典故,抒写了因情感误会而引发的相思苦痛。全诗以失意女子的口吻,通过“有恨”“无言”“凄凉”等情感表达,展现了女子在爱情中细腻幽微的哀怨心理。

2. 写作手法

用典:“春山低敛翠眉长”句,巧用卓文君“眉色如望远山”和西施捧心蹙眉的典故。前者形容卓文君眉美,后者描绘西施含愁之态。作者将两典合用,以“春山”喻女子黛眉,“低敛”展现其忧愁之态,把美与愁相融合,生动刻画出含愁佳人楚楚可怜的情态;“鄂君绣被朝犹掩”用鄂君子皙与越女相爱,鄂君以绣被覆越女的典故,写女子与爱人曾恩爱绸缪,为后文情感转折铺垫。设置悬念:开篇“误语成疑意已伤”抛出女子因言语致疑而神伤的情节,却不急于道明缘由。前四句仅描绘女子愁怨之态,如“春山低敛翠眉长”等,引而不发。直至第三联才呼应首句,点明“误语”的具体情况,这种安排让读者带着疑惑阅读,增添了诗歌的吸引力与叙事的曲折感。

3. 分段赏析

“误语成疑意已伤”一句,源自杨亿诗作“才断歌云成梦雨,斗回笑电作雷霆”,道出女子因失言引致爱侣猜忌,昔日欢爱转瞬成雷霆之怒的境遇。杨诗续云“不待萱苏蠲薄怒,闲阶斗雀有遗翎”,意指纵有忘忧萱草亦难平爱人之愠,女子唯对阶前雀羽独自神伤。“春山低敛翠眉长”之句,巧用卓文君"眉色如望远山"与西施"捧心蹙眉"二典,描摹出含愁佳人之态,如春山凝黛,雾锁眉峰。“鄂君绣被朝犹掩,荀令薰炉冷自香。”《说苑·善说》记鄂君子皙泛舟于中流,为他摇桨的越女歌道:“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问舟……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于是鄂君“乃掩修袂而拥之,举绣被而覆之。”东汉荀彧是有名的美男子,他曾为尚书令,人称荀令君,《襄阳记》载其衣带生香,“至人家,坐处三日香”。三四二句用此二典,承上而言,早上还恩爱犹如鄂君之与越女,而现在,他已一怒而去,只剩得他常日熏衣的香炉中的氤氲余香在勾起无尽的忆念。“有恨岂因燕凤去,无言宁为息侯亡”二句,继写女子的幽思并暗点这一场纠葛的原由。”诗中“燕凤”、“息侯”均代指女子过去的情人。这两句说,自己现在含恨抱愁,并非因恋着过去的情人,而默默无言亦非为思念以往的恋情。因此,“误语”一句,原来是她对爱人戏说起旧时的情人,所谓“误”,这个情人可能并不是真有其人,而大抵为有失考虑的戏言。然而一时的失误,却产生了严重的后果,另她十分懊悔。“合欢不验丁香结,只得凄凉对烛房。”丁香,子叶呈抱合形态,似人心郁结不开,因此一直被视为为愁结不解的象征。此刻,这女子纵有合欢在手,亦不能消去爱人的忿怒,而空落得满腹排遣不去的愁怨,正如杨亿原诗之二所说“合欢蠲忿亦休论,梦蝶翩翩逐怨魂”,她只得独处烛光似泪的空房而凄切怅惘。

4. 作品点评

此诗虽无深刻寄托,然其表现手法颇具李商隐无题诗之风韵。从意象营造与结构经营两个维度,较为完整地呈现了义山诗“哀感沉绵”、“宛转动情”的特质。其典故化用与句法运用巧妙自然,言简意赅而余韵悠长。结构布局尤见匠心:首以“误语成疑”设置悬念,前四句蓄势不发,层层铺陈愁怨情态;至第三联始转折呼应,揭晓前因后果;尾联收束全篇,回照“意已伤”之旨。全诗起承转合间包蕴绵密而迂徐婉转,恰切摹写出人物内心情感的流动——失意者往往先由眼前物象触发感怀,继而追溯事件本原。若于“误语”后直陈典故,则诗意直露而失却韵味。正因如此精妙的结构设计与情感表达,成就了此诗独特的艺术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赵长卿《水龙吟·曾著意斟量过》

下一篇:宋·钱惟演《直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