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莺啼晓":清晨被莺啼唤醒。
"醉西湖、":醉醺醺地游荡在西湖边、
"两峰日日":日复一日,
"买花簪帽":买花来簪帽。
"去尽酒徒无人问":酒友散尽后无人问津,
"唯有玉山自倒":只有我如嵇康般醉倒玉山。
"任拍手、":任由拍手、
"儿童争笑":孩童争先笑我。
"一舸乘风翩然去":乘船乘风翩然远去,
"避鱼龙、":避开鱼龙、
"不见波声悄":连水波声也悄然消失。
"歌韵歇":歌声停歇后,
"唤苏小":呼唤西湖名妓苏小小。
"神仙路远蓬莱岛":仙路迢迢指向蓬莱岛。
"紫云深、":紫云深处、
"参差禁树":禁苑楼阁,
"有烟花绕":烟花缭绕如幻境。
"人世红尘西障日":人间红尘如落日西沉,
"百计不如归好":千方百计不如归隐。
"付乐事、":将人生寄托于诗酒、
"与他年少":与年轻人共醉。
"费尽柳金梨雪句":费尽才华写下诗句,
"问沉香亭北何时召":却不知朝廷何时能召我。
"心未惬":心意难平,
"鬓先老":鬓发却已斑白。
南宋词人、诗人
刘过(1154~1206),南宋词人、诗人。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终身未入仕,流落江湖间,曾从辛弃疾游,晚年寓居昆山。刘过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刘”。今存其词八十多首,多感时论事、抒写平生豪气之作。其诗作多悲壮感慨。代表作品有《沁园春·御阅还上郭殿帅》《沁园春·张路分秋阅》《登多景楼》等。著有《龙洲集》。
1. 分段赏析
开篇“睡觉莺啼晓”以闲适的晨景起笔,却突接“醉西湖”的疏狂之态,莺啼的生机与醉眼的混沌形成张力,暗喻词人刻意疏离世俗的挣扎。他“买花簪帽”的佯狂,实为对功名枷锁的嘲弄,而“两峰日日”的恒常山水,反衬出自身漂泊无定的生存困境。酒徒散尽后的孤寂,借“玉山自倒”的魏晋典故,将嵇康式的孤傲与“无人问”的现实悲凉糅合成一阕醉态狂歌。下片以“神仙路远”推开虚境,在蓬莱仙岛的缥缈与紫云禁树的森严间,割裂出仙凡两界的永恒冲突。“人世红尘西障日”以落日喻南宋国运的衰颓,“百计不如归”的喟叹,道尽进退维谷的无奈。词人将抱负寄托于“他年少”的放浪,却以“柳金梨雪”的才情自嘲,在“沈香亭北何时召”的质问中,暴露出对朝廷的绝望。末句“心未惬,鬓先老”如利刃收束,醉态的狂放终被现实的锈蚀击碎,只留下鬓角斑白的苍凉。
上一篇:宋·刘过《浣溪沙·留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