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意寻芳已自迟":我特意去寻找春天的美好,却已然太迟了。
"可堪容易送春归":怎能忍受这春光如此轻易地消逝,春天又要归去了。
"酒阑无奈思依依":酒意渐浓时,心中涌起无尽的思念与不舍。
# 酒阑:饮酒将尽之时。
"杨柳小桥人远别":你在杨柳垂丝的小桥边与我辞别,
# 杨柳小桥:离别之处。
"梨花深巷月斜辉":梨花盛开的深巷里,月光斜照,
# 月斜辉:不眠之时。,梨花深巷:寂寞之所。
"此情惟我与君知":这份深情,唯有我与你才能真正理解和体会。
南宋词人、诗人
刘过(1154~1206),南宋词人、诗人。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终身未入仕,流落江湖间,曾从辛弃疾游,晚年寓居昆山。刘过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刘”。今存其词八十多首,多感时论事、抒写平生豪气之作。其诗作多悲壮感慨。代表作品有《沁园春·御阅还上郭殿帅》《沁园春·张路分秋阅》《登多景楼》等。著有《龙洲集》。
1. 分段赏析
上片以“寻芳—送春—酒阑”为脉络,层层递进离愁。“着意寻芳已自迟。可堪容易送春归”两句以“寻芳”与“送春”的对比,开篇即点出春光将尽的怅惘。“着意”二字凸显诗人对春光的执着追寻,而“已自迟”则暗含时光流逝、美好难留的无奈。“可堪”强化了无力挽留的哀婉,“容易”二字更反衬出春归的猝不及防,形成主动追寻与被动失去的张力。这种时空错位的矛盾心理,既是对自然规律的感慨,亦暗含对人生际遇的隐喻,语言凝练而意蕴绵长。“酒阑无奈思依依”承接上文的怅惘,通过“酒阑”这一细节展现借酒消愁后的清醒与落寞。“无奈”与“思依依”直抒胸臆,将离别后的缠绵情思推向高潮。酒后的清醒与醉中的沉溺形成对比,看似平静的叙述下暗涌着情感的波澜,体现了婉约词“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的细腻笔触。下片以“杨柳—梨花—月辉”为意象,铺陈别景,最终以“此情惟君知”点睛,既呼应上片的怅惘,又升华了友情的纯粹。“杨柳小桥人远别,梨花深巷月斜辉”两句以典型意象构建凄清画面:杨柳依依的小桥象征离别之地,梨花深巷的幽寂与斜月余晖的清冷共同渲染出孤寂氛围。杨柳、梨花皆古典诗词中常见的离别意象,而“深巷”“斜辉”则通过空间纵深与光影变化,强化了时空的阻隔感。此联以景语代情语,物象的叠加使离愁别绪具象化,达到“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境界。“此情惟我与君知”作为结句,陡然收束全篇。前文铺陈的景物与情感至此点明主旨,将个人化的离愁升华为知音间的精神共鸣。“惟我与君知”既是对前文情感的总结,亦暗含乱世中知己难逢的孤独,使全词在缠绵悱恻中透出深沉的人生况味。这种由景入情、虚实相生的结构,体现了南宋雅词“清空骚雅”的审美特质。
上一篇:宋·刘过《开莺》
下一篇:宋·刘过《贺新郎·游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