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树俱不堪":人和树都已经不起岁月的消磨,
"岁月驹隙过":时光像白驹过隙般匆匆流逝。
"老怀泪如洗":年老的心怀如被泪水冲洗,
"欲唱谁当和":想要吟唱却有谁来应和。
"洛阳今少年":如今洛阳的年轻人,
"弊事劳力破":正竭力破除积久的弊政。
"精神经百炼":精神经过百般锤炼,
"锋锐坚不挫":锋芒锐利坚定不可挫伤。
"陶名滋惟旧":陶名滋还是如往日一般,
"欹席快一坐":斜靠在席上畅快地坐下。
"气焰九霄虹":气势如九霄之上的彩虹,
"磊落万玉货":品格磊落如万件宝玉。
"平生休上下":向来与人相处不分高低上下,
"楼辄让子卧":楼上总是让你安卧。
"诸公吮疽尔":各位大人像舔舐疮疽般讨好,
"不去良可唾":不离去实在令人唾弃。
"洞庭清风熟":洞庭的清风已然熟悉,
"肄业情勿惰":研习学业的情意不要懈怠。
"有时寄来者":日后若有作品寄来,
"工拙吾能课":优劣我能够品评。
南宋词人、诗人
刘过(1154~1206),南宋词人、诗人。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终身未入仕,流落江湖间,曾从辛弃疾游,晚年寓居昆山。刘过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刘”。今存其词八十多首,多感时论事、抒写平生豪气之作。其诗作多悲壮感慨。代表作品有《沁园春·御阅还上郭殿帅》《沁园春·张路分秋阅》《登多景楼》等。著有《龙洲集》。
1. 分段赏析
“人树俱不堪,岁月驹隙过”,开篇写人与树都经不住岁月的消磨,时光像白驹过隙般飞逝。“俱不堪”将人与树并提,写出万物在时光面前的脆弱,“驹隙过”用比喻时间流逝之快,开篇便透出对岁月匆匆的感慨,基调沉郁。“老怀泪如洗,欲唱谁当和”,抒发年老的心怀如被泪水冲洗,想吟唱却无人应和的孤寂。“泪如洗”形象写出内心的悲戚,“谁当和”的反问强化了孤独感,承接上文的岁月之叹,将个人的衰老与寂寞刻画得真切动人。“洛阳今少年,弊事劳力破”,转向写洛阳的年轻人努力破除有害的旧事物。“今少年”与前文的“老怀”形成对比,“劳力破”凸显其改革的决心与行动力,字里行间透着对年轻一代的肯定与期许。“精神经百练,锋锐坚不挫”,赞美年轻人的精神经过百般锤炼,锋芒锐利且坚定不可挫伤。“百练”写出磨砺之多,“锋锐坚不挫”以比喻写其意志的坚定,与上句的“破弊事”相呼应,进一步展现年轻人的锐气与韧性。“陶名滋惟旧,攲席快一坐”,写陶名滋依旧如往日,斜靠在席上畅快安坐。“惟旧”见其性情不改,“攲席快一坐”的细节勾勒出其闲适自在的神态,简单几笔便让人物形象鲜活起来,透着亲切之感。“气焰九霄虹,磊落万玉货”,描绘陶名滋的气势如九霄彩虹般壮丽,品格如万件宝玉般磊落。“九霄虹”“万玉货”两个比喻,分别从气势与品格两方面赞美,色彩鲜明,形象生动,尽显对其推崇之情。“平生床上下,楼辄让子卧”,写平生起居时,楼上总是让给对方安卧。看似平淡的生活细节,却见出彼此间的深厚情谊与谦让之礼,于细微处显真情,让友情的描写更显真挚自然。“诸公吮疽尔,不去良可唾”,斥责某些人像舔舐疮疽般讨好他人,不离去实在令人唾弃。“吮疽尔”的比喻辛辣地揭露其谄媚丑态,“良可唾”的直抒胸臆表达厌恶之情,态度鲜明,与前文对贤才的赞美形成强烈对比。“洞庭清风熟,肄业情勿惰”,说洞庭的清风已熟悉,劝勉研习学业不要懈怠。“洞庭清风”营造清雅氛围,“情勿惰”的劝诫语重心长,既是对晚辈的叮嘱,也暗含对学问的重视,情感恳切。“有诗寄来者,工拙吾能课”,写有诗句寄来,自己能品评优劣。“工拙吾能课”展现出自信与从容,呼应前文的年老身份,既显其有品评诗文的能力,又带几分以文会友的闲逸,为全诗收束,余味平和。
上一篇:宋·刘过《无锡道观》
下一篇:宋·刘过《次吕簿池亭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