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载周公瑾":千年前的周公瑾,
"如其在目前":仿佛仍在眼前。
"英风挥羽扇":英姿飒爽挥着羽扇,
"烈火破楼船":烈焰焚尽敌楼的船。
"白鸟沧波上":白鸥掠过沧浪水,
"黄州赤壁边":黄州赤壁立在江边。
"长江酹明月":举杯酹酒祭明月,
"更忆老坡仙":遥念东坡苏子瞻。
南宋诗人
戴复古(1167~1247?),南宋诗人。字式之,号石屏,台州黄岩(今属浙江台州市黄岩区)人。长期浪游江湖,一生不仕。戴复古曾向陆游学诗,也受晚唐诗影响,自比于贾岛、杜甫,对时政国事时有指摘,不限于自叹身世。其诗不囿于一格,各体皆佳,为世所称许。部分作品慨叹山河破碎,关心国计民生。其词亦豪迈疏放,追迹苏、辛。代表作品有《淮村兵后》《织妇叹》《刈麦行》等。著作今存《石屏集》《石屏词》。
1. 分段赏析
首联以“千载”破空,将时间跨度拉长至千年,将历史人物周瑜的英姿重现于当下。“如其在目前”既点明赤壁之战的历史厚重感,又赋予周瑜形象鲜活的生命力。此句与苏轼“遥想公瑾当年”异曲同工,但戴复古更侧重以直观的视觉呈现,而非单纯追忆。颔联聚焦赤壁之战的核心场景,通过“挥羽扇”的静态仪态与“破楼船”的动态场面形成张力。“英风”呼应周瑜的儒将风度,“烈火”暗合《三国志》中“火攻”的史实,凸显战争的壮烈与智谋的结合。其中“破”字力透纸背,既写实战果,又暗含对周瑜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赞叹。颈联由历史战场转向眼前实景。白鸟翱翔于苍茫江波,黄州赤壁静立岸边,以空阔之景反衬历史烟云的消散。此联化用苏轼“大江东去”的意境,但更显清冷孤寂,暗含物是人非的怅惘。白鸟的轻盈与沧波的浩渺,构成一幅淡远的水墨画卷,与颔联的激烈形成鲜明对比。尾联以“酹明月”的祭奠动作收束全诗,将情感推向高潮。“长江”象征历史长河,“明月”隐喻永恒,二者结合暗含对宇宙无穷的叩问。“更忆老坡仙”点明追怀对象为苏轼,呼应前文赤壁的文学印记,以“忆”字凸显戴复古对自身际遇的感怀,暗含南宋文人面对历史兴亡的集体怅惘。
上一篇:宋·戴复古《鹊桥仙·新荷池沼》
下一篇:宋·戴复古《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