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浔阳江头秋月明":浔阳江头,秋天的月色明亮,
"黄芦叶底秋风声":黄芦叶下,传来秋风的声音。
"银龙行酒送归客":用银质酒具斟酒送别归乡的客人,
"丈夫不为儿女情":大丈夫不应该为了儿女情长而感伤。
"隔船琵琶自愁思":隔着船,琵琶声传来,自是满怀愁思,
"何预江州司马事":这与江州司马又有什么关系呢。
"为渠感激作歌行":却为了她的遭遇而感动,写下了这首长篇歌行,
"一写六百六十字":一写就是六百六十个字。
"白乐天":白乐天啊,
"白乐天":白乐天啊,
"平生多为达者语":你平生大多说的是通达之人的话语,
"到此胡为不释然":到了这种情况,为何不能看得开呢。
"弗堪谪宦便归去":如果不能忍受被贬的遭遇,就回去吧,
"庐山政接柴桑路":庐山正好连接着通往柴桑的路。
"不寻黄菊伴渊明":你不去寻找黄菊与陶渊明相伴,
"忍泣青衫对商妇":却忍心穿着青衫对着那商人妇哭泣。
南宋诗人
戴复古(1167~1247?),南宋诗人。字式之,号石屏,台州黄岩(今属浙江台州市黄岩区)人。长期浪游江湖,一生不仕。戴复古曾向陆游学诗,也受晚唐诗影响,自比于贾岛、杜甫,对时政国事时有指摘,不限于自叹身世。其诗不囿于一格,各体皆佳,为世所称许。部分作品慨叹山河破碎,关心国计民生。其词亦豪迈疏放,追迹苏、辛。代表作品有《淮村兵后》《织妇叹》《刈麦行》等。著作今存《石屏集》《石屏词》。
1. 分段赏析
“浔阳江头秋月明,黄芦叶底秋风声。银龙行酒送归客,丈夫不为儿女情”开篇点明时间是秋月之夜,地点是浔阳江头,秋风瑟瑟吹过黄芦,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与白居易《琵琶行》的开篇情景相似,将读者带入当年的场景。“银龙行酒送归客”描述了当年白居易在浔阳江头设酒送别友人的情景,“丈夫不为儿女情”则表明诗人认为男子汉大丈夫在送别时不应为儿女情长而伤感,应更加豁达。“隔船琵琶自愁思,何预江州司马事。为渠感激作歌行,一写六百六十字”诗人觉得琵琶女的愁思是她自己的事情,与白居易无关,不理解白居易为何因琵琶女而感慨并写下《琵琶行》。这里表现出戴复古对白居易行为的质疑,认为他不应过度介入他人的愁苦。“白乐天,白乐天,平生多为达者语,到此胡为不释然。弗堪谪宦便归去,庐山政接柴桑路。不寻黄菊伴渊明,忍泣青衫对商妇”诗人运用呼告的手法,以“白乐天,白乐天”直呼,表达出对白居易的关切与劝慰。他认为白居易一生常写通达之语,此次却不能释怀被贬的境遇。并建议白居易若不能忍受贬谪之苦,可像陶渊明一样归隐田园,而不应面对商妇泪湿青衫,流露出对白居易的惋惜和对其行为的不认同。
上一篇:宋·戴复古《九月七日江上阻风》
下一篇:宋·戴复古《桐庐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