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ēng
zhāo
duì
xuě
zhāng
shàn
yǒu
wéi
shòu
寿

朝代:宋作者:戴复古浏览量:1
fén
xiāng
bài
tiān
kuàng
mǎn
yǎn
shì
guī
yuè
xuě
sān
chǐ
chūn
fēng
méi
shù
zhī
dēng
lóu
wàng
lǎo
tài
duì
jiǔ
zhǎn
qiū
méi
zhēng
chàng
yáng
chūn
shān
wēng
zuì
zhī

译文

点燃香火叩拜上天的恩赐,目之所及,处处都是珍奇美好的景象。腊月里,三尺厚的白雪覆盖大地,却已有春风拂动,催开几枝早梅。登上高楼远眺,忘却了衰老的神态,面对美酒开怀畅饮,舒展因秋霜染白的眉梢。众人争相高唱《阳春》这般高雅的曲调,我这山野老翁沉醉其中,浑然忘却世间烦忧。

逐句剖析

"焚香拜天贶":点燃香火叩拜上天的恩赐,

"满眼是瑰琦":目之所及,处处都是珍奇美好的景象。

"腊月雪三尺":腊月里,三尺厚的白雪覆盖大地,

"春风梅数枝":却已有春风拂动,催开几枝早梅。

"登楼忘老态":登上高楼远眺,忘却了衰老的神态,

"对酒展秋眉":面对美酒开怀畅饮,舒展因秋霜染白的眉梢。

"争唱阳春曲":众人争相高唱《阳春》这般高雅的曲调,

"山翁醉不知":我这山野老翁沉醉其中,浑然忘却世间烦忧。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生朝对雪张子善有词为寿》是宋代诗人戴复古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中描绘了腊月寿诞时的景象,焚香拜谢天赐寿辰,眼前满是奇珍异景,三尺瑞雪与数枝春梅相映成趣,营造出清寒而喜庆的氛围。诗人登楼赏景忘却老态,对酒畅饮舒展眉头,众人争唱高雅的《阳春曲》,诗人如醉翁般沉浸于欢乐之中。全诗通过雪景、梅枝、美酒、欢歌等意象,勾勒出寿宴的祥和热闹,既含对自然馈赠的感恩,又寓祝寿贺喜之意,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馈赠的感恩、对岁月的豁达态度,以及对世俗欢乐的沉醉。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诗人

戴复古(1167~1247?),南宋诗人。字式之,号石屏,台州黄岩(今属浙江台州市黄岩区)人。长期浪游江湖,一生不仕。戴复古曾向陆游学诗,也受晚唐诗影响,自比于贾岛、杜甫,对时政国事时有指摘,不限于自叹身世。其诗不囿于一格,各体皆佳,为世所称许。部分作品慨叹山河破碎,关心国计民生。其词亦豪迈疏放,追迹苏、辛。代表作品有《淮村兵后》《织妇叹》《刈麦行》等。著作今存《石屏集》《石屏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焚香拜天贶,满眼是瑰琦”:写诗人点燃香火,虔诚叩拜上天的恩赐,目光所及之处,皆是瑰丽奇异的美好景象。以“焚香”这一仪式感动作,表达对自然万物(如雪景、生机等)的敬畏与感恩;“满眼瑰琦”则奠定全诗对生活充满热爱的基调,暗含诗人以喜乐之心看待世界的视角。“腊月雪三尺,春风梅数枝”:“腊月雪”点明隆冬时节,三尺厚雪覆盖大地,呈现出冷寂、纯净的冬日景象。“春风梅”写出虽处寒冬,却已有春风悄然拂动,催开几枝早梅,以“梅”的坚韧与早开的生机,预示春的讯息。该句雪的“冷”与梅的“暖”形成对比,暗喻逆境中蕴含希望,寒冬与春日交织的时序更替,亦象征人生境遇的起伏与生命的循环不息。“登楼忘老态,对酒展秋眉”:“登楼”写出诗人登上高楼远眺,视野开阔之际,忘却了自身的衰老之态,体现对年龄的超脱。“对酒”写出面对美酒开怀畅饮,舒展因岁月(“秋眉”以秋霜喻白发)积淀而略显沧桑的眉梢,尽显豁达与畅快。作者以“忘老态”“展秋眉”的动作细节,刻画诗人不因衰老而消沉,反而借登高、饮酒等行为舒展身心的积极人生态度。“争唱阳春曲,山翁醉不知”:该句从个人抒怀转向群体活动——众人争相高唱《阳春》般高雅的曲调(“阳春曲”代指优美的歌曲),营造出热闹、欢愉的世俗氛围。而“山翁”是诗人自喻,他沉醉于歌声与美酒中,浑然忘却世间烦忧。“醉不知”既是写实(醉酒状态),亦象征一种超脱世俗纷扰、沉浸于当下美好的精神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戴复古《新年多雨一日晴色可喜》

下一篇:宋·戴复古《江上夜坐怀严仪卿李友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