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香拜天贶":点燃香火叩拜上天的恩赐,
"满眼是瑰琦":目之所及,处处都是珍奇美好的景象。
"腊月雪三尺":腊月里,三尺厚的白雪覆盖大地,
"春风梅数枝":却已有春风拂动,催开几枝早梅。
"登楼忘老态":登上高楼远眺,忘却了衰老的神态,
"对酒展秋眉":面对美酒开怀畅饮,舒展因秋霜染白的眉梢。
"争唱阳春曲":众人争相高唱《阳春》这般高雅的曲调,
"山翁醉不知":我这山野老翁沉醉其中,浑然忘却世间烦忧。
南宋诗人
戴复古(1167~1247?),南宋诗人。字式之,号石屏,台州黄岩(今属浙江台州市黄岩区)人。长期浪游江湖,一生不仕。戴复古曾向陆游学诗,也受晚唐诗影响,自比于贾岛、杜甫,对时政国事时有指摘,不限于自叹身世。其诗不囿于一格,各体皆佳,为世所称许。部分作品慨叹山河破碎,关心国计民生。其词亦豪迈疏放,追迹苏、辛。代表作品有《淮村兵后》《织妇叹》《刈麦行》等。著作今存《石屏集》《石屏词》。
1. 分段赏析
“焚香拜天贶,满眼是瑰琦”:写诗人点燃香火,虔诚叩拜上天的恩赐,目光所及之处,皆是瑰丽奇异的美好景象。以“焚香”这一仪式感动作,表达对自然万物(如雪景、生机等)的敬畏与感恩;“满眼瑰琦”则奠定全诗对生活充满热爱的基调,暗含诗人以喜乐之心看待世界的视角。“腊月雪三尺,春风梅数枝”:“腊月雪”点明隆冬时节,三尺厚雪覆盖大地,呈现出冷寂、纯净的冬日景象。“春风梅”写出虽处寒冬,却已有春风悄然拂动,催开几枝早梅,以“梅”的坚韧与早开的生机,预示春的讯息。该句雪的“冷”与梅的“暖”形成对比,暗喻逆境中蕴含希望,寒冬与春日交织的时序更替,亦象征人生境遇的起伏与生命的循环不息。“登楼忘老态,对酒展秋眉”:“登楼”写出诗人登上高楼远眺,视野开阔之际,忘却了自身的衰老之态,体现对年龄的超脱。“对酒”写出面对美酒开怀畅饮,舒展因岁月(“秋眉”以秋霜喻白发)积淀而略显沧桑的眉梢,尽显豁达与畅快。作者以“忘老态”“展秋眉”的动作细节,刻画诗人不因衰老而消沉,反而借登高、饮酒等行为舒展身心的积极人生态度。“争唱阳春曲,山翁醉不知”:该句从个人抒怀转向群体活动——众人争相高唱《阳春》般高雅的曲调(“阳春曲”代指优美的歌曲),营造出热闹、欢愉的世俗氛围。而“山翁”是诗人自喻,他沉醉于歌声与美酒中,浑然忘却世间烦忧。“醉不知”既是写实(醉酒状态),亦象征一种超脱世俗纷扰、沉浸于当下美好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