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老幽居处":山中老翁隐居的幽静之地,
"成吾一首诗":成就了我笔下的这首小诗。
"桑枝碍行路":桑树的枝条低垂挡住了行人的去路,
"瓜蔓网疏篱":瓜藤的蔓须缠绕着稀疏的篱笆形成网罗。
"牧去牛将犊":牧童归去时母牛带着幼犊相随,
"人来犬护儿":当有陌生人来访时家犬警觉地护着幼仔。
"生涯虽仆略":生活虽然简朴粗疏不足道,
"气象自熙熙":但整个山村的气象却是一派和乐熙熙。
南宋诗人
戴复古(1167~1247?),南宋诗人。字式之,号石屏,台州黄岩(今属浙江台州市黄岩区)人。长期浪游江湖,一生不仕。戴复古曾向陆游学诗,也受晚唐诗影响,自比于贾岛、杜甫,对时政国事时有指摘,不限于自叹身世。其诗不囿于一格,各体皆佳,为世所称许。部分作品慨叹山河破碎,关心国计民生。其词亦豪迈疏放,追迹苏、辛。代表作品有《淮村兵后》《织妇叹》《刈麦行》等。著作今存《石屏集》《石屏词》。
1. 分段赏析
“野老幽居处,成吾一首诗”:开篇点题,“野老幽居处”交代了地点,是野老幽居之所,“成吾一首诗”表明此处的景象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为全诗奠定了悠然自得的基调,暗示了江村幽居生活的诗意。“桑枝碍行路,瓜蔓网疏篱”:这两句描绘了幽居处的自然环境。桑树的枝条生长繁茂,甚至妨碍了行路,瓜蔓缠绕在稀疏的篱笆上,呈现出一种自然生长、不加修饰的状态,展现了乡村景色的质朴与自然,富有生活气息。“牧去牛将犊,人来犬护儿”:此句刻画了乡村生活中的动物形象。牧童放牧时,老牛带着牛犊,体现了动物间的亲昵之情;有人靠近时,狗会护着幼儿,表现出犬的忠诚和对家园的守护,进一步突出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祥和,充满了温馨之感。“生涯虽朴略,气象自熙熙”:结尾总结全诗,“生涯虽朴略”指出乡村生活虽然简朴,物质条件或许并不优渥,但“气象自熙熙”,强调了这里的氛围和谐、充满生机,展现出一种安乐、和美的生活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质朴美好的乡村生活的赞美。
上一篇:宋·戴复古《林伯仁话别二绝》
下一篇:宋·戴复古《题新涂何宏甫江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