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wǎn
chūn
yùn

朝代:宋作者:戴复古浏览量:1
jiǔ
xǐng
chóu
nán
xǐng
chūn
guī
wèi
guī
yīng
huā
xiē
yàn
liǔ
fēng
wēi
shì
duō
shū
zhé
rén
shēng
guì
shí
tóu
bǎo
yǎng
shǒu
kuì
yún
fēi

译文

酒意已经醒转,愁绪却难以消散,春天已然归去,我这漂泊的游子却仍未踏上归途。黄莺在枝头啼鸣,飘落的花瓣如急雨般渐歇,燕子静静立在枝头,柳丝间吹过的风轻柔微暖。人间的道路有太多不同的轨迹与方向,人生的关键在于懂得识别时机的智慧。低下头,只求能饱腹一粒微小的粟米,抬起头,惭愧于云朵自在高飞的洒脱。

逐句剖析

"酒醒愁难醒":酒意已经醒转,愁绪却难以消散,

"春归客未归":春天已然归去,我这漂泊的游子却仍未踏上归途。

"莺啼花雨歇":黄莺在枝头啼鸣,飘落的花瓣如急雨般渐歇,

"燕立柳风微":燕子静静立在枝头,柳丝间吹过的风轻柔微暖。

"世路多殊辙":人间的道路有太多不同的轨迹与方向,

"人生贵识机":人生的关键在于懂得识别时机的智慧。

"低头饱一粟":低下头,只求能饱腹一粒微小的粟米,

"仰首愧云飞":抬起头,惭愧于云朵自在高飞的洒脱。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晚春次韵》是南宋诗人戴复古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中围绕“晚春”与“客愁”展开,先以“酒醒愁难醒,春归客未归”直抒胸臆,写酒意虽散但愁绪难消,春天已去而自己仍漂泊未归的怅惘。接着用“鶑啼花雨歇,燕立柳风微”描绘晚春景象:黄莺啼鸣中花瓣渐落,燕子静立在微风轻拂的柳枝间,画面细腻,以乐景衬哀情,更添孤寂。后两联转向人生感慨,“世路多殊辙,人生贵识机”指出人生道路各有不同,关键在于懂得把握时机;尾联“低头饱一粟,仰首愧云飞”通过“低头”与“仰首”的动作对比,表达对平凡生活的满足与对高远理想的愧疚,情感深沉。全诗语言简练,情景交融,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怀,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符合古典诗歌含蓄隽永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诗人

戴复古(1167~1247?),南宋诗人。字式之,号石屏,台州黄岩(今属浙江台州市黄岩区)人。长期浪游江湖,一生不仕。戴复古曾向陆游学诗,也受晚唐诗影响,自比于贾岛、杜甫,对时政国事时有指摘,不限于自叹身世。其诗不囿于一格,各体皆佳,为世所称许。部分作品慨叹山河破碎,关心国计民生。其词亦豪迈疏放,追迹苏、辛。代表作品有《淮村兵后》《织妇叹》《刈麦行》等。著作今存《石屏集》《石屏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羁旅诗。此诗通过描写晚春莺歇花残、燕立柳风的暮景,抒发了客居他乡的孤寂怅惘以及对浮生困顿的无奈。

2. 分段赏析

首联“酒醒愁难醒,春归客未归”直入主题,以“酒醒”与“愁难醒”形成对比,写出愁绪的顽固难消;“春归”与“客未归”两两对照,既点出晚春时节的时间背景,又暗含游子漂泊的无奈,春天已归,而自己仍滞留他乡,归期未定。两句用口语化的表达传递出深沉的愁思,客居他乡的游子与愁绪、思乡跃然纸上。颔联“莺啼花雨歇,燕立柳风微”转向景物描写,以细腻笔触勾勒晚春图景:黄莺啼鸣,花瓣经雨渐歇;燕子静立,柳枝在微风中轻摇。“啼”“歇”“立”“微”等动词与形容词,将动态与静态结合,画面鲜活而静谧。这看似明丽的春景,实则以乐景衬哀情,自然的生机盎然,更反衬出游子漂泊无依的孤寂,景中藏情,含蓄深沉。颈联“世路多殊辙,人生贵识机”由景及理,转入对人生的思考。“殊辙”指不同的道路,暗喻人生选择的多样与艰难;“识机”强调把握时机的智慧。这两句是诗人对前句愁绪的回应:面对世路的复杂,或许唯有认清时机、顺应规律,才能减少迷茫。尾联“低头饱一粟,仰首愧云飞”以动作描写收束全诗。“低头”“仰首”两个细节,刻画出游子的生活状态,低头吃着简单的粟米,抬头望见云朵自在飘飞,不禁心生愧疚。表面写生活简朴,实则暗含自责:或许是自嘲未能有所成就,或许是感慨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云的轻盈自由与“一粟”的平凡艰辛形成对比,进一步强化了内心的矛盾与愁绪,余韵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戴复古《遇张韩伯说边事》

下一篇:宋·戴复古《投江西曾宪二首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