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méi

朝代:宋作者:戴复古浏览量:1
biāo
càn
càn
qún
zhàn
chūn
fēng
guǎn
suì
huá
shù
cēn
jiāng
shàng
shù
zhī
zhuāng
diǎn
rén
jiā
bīng
chí
zhào
yǐng
yuè
xuě
àn
wén
xiāng
jiàn
huā
jué
lín
jiān
yǐn
jūn
cóng
yōu
chù
zuò
shēng

译文

梅花孤高的风姿鲜亮夺目,压倒了百花,独自在春风中绽放,仿佛掌管着岁月的流转。几株梅树高低错落,生长在江边的路上,几枝梅花点缀着乡野间的农舍。在结冰的池边映照出身影,又何必需要月光,在覆雪的岸边能闻到梅花的香气,却未必能看见花朵。梅花的品性极像隐居在山林中的君子,自从在幽静的地方安身,便以此为生活常态。

逐句剖析

"孤标粲粲压群葩":梅花孤高的风姿鲜亮夺目,压倒了百花,

"独占春风管岁华":独自在春风中绽放,仿佛掌管着岁月的流转。

"几树参差江上路":几株梅树高低错落,生长在江边的路上,

"数枝装点野人家":几枝梅花点缀着乡野间的农舍。

"冰池照影何须月":在结冰的池边映照出身影,又何必需要月光,

"雪岸闻香不见花":在覆雪的岸边能闻到梅花的香气,却未必能看见花朵。

"绝似林间隐君子":梅花的品性极像隐居在山林中的君子,

"自从幽处作生涯":自从在幽静的地方安身,便以此为生活常态。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梅》是宋代戴复古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以梅花为描写对象,首联写梅花风姿出众、独领春风;颔联、颈联描绘梅花在江边、农家、冰池、雪岸等场景的生长状态;尾联将梅花比作林间隐士。全诗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以朴素自然的语言,既展现了梅花的形态与神韵,又借梅花赞美了隐逸高洁的品格,富有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诗人

戴复古(1167~1247?),南宋诗人。字式之,号石屏,台州黄岩(今属浙江台州市黄岩区)人。长期浪游江湖,一生不仕。戴复古曾向陆游学诗,也受晚唐诗影响,自比于贾岛、杜甫,对时政国事时有指摘,不限于自叹身世。其诗不囿于一格,各体皆佳,为世所称许。部分作品慨叹山河破碎,关心国计民生。其词亦豪迈疏放,追迹苏、辛。代表作品有《淮村兵后》《织妇叹》《刈麦行》等。著作今存《石屏集》《石屏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孤标粲粲压群葩,独占春风管岁华”,以“孤标”直接点出梅花的独特品格,“粲粲”描绘出梅花盛开时鲜亮夺目的姿态。“压群葩”用对比手法,突出梅花在百花中的出众;“独占春风”则写出梅花在早春开放、引领岁时更迭的特点,既赞其形态之美,更颂其不与百花争艳的品性。颔联“几树参差江上路,数枝装点野人家”,转向梅花生长的环境。“江上路”“野人家”勾勒出开阔而质朴的画面,“参差”写出梅树自然生长的姿态,“数枝”则见其不刻意张扬之态。这里以寻常景致为背景,梅花的点缀让平凡场景有了生机,暗合其不慕繁华、甘于朴素的特质。颈联“冰池照影何须月,雪岸闻香不见花”,从视觉与嗅觉两个角度写梅花之妙。“冰池照影”可见梅花的清冽洁净,“何须月”突出其自身足以辉映周遭,无需外物衬托;“雪岸闻香”以嗅觉写梅,“不见花”则留白,让香气成为梅花的“代言”,虚实结合中,更显梅花的清雅神韵。尾联“绝似林间隐君子,自从幽处作生涯”,将梅花比作“隐君子”,用比喻手法点出主旨。“幽处作生涯”既呼应前文“江上路”“野人家”的生长环境,又赋予梅花人格化的内涵,如同隐居的君子,坚守本心,在幽静之处安身立命。全诗由形及神,从梅花的形态、生长环境到内在品格,层层递进,既写梅之美,更借梅喻人,寄托了对不慕虚荣、坚守本真之人的赞美。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戴复古《癖习》

下一篇:宋·戴复古《春日怀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