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破溪边一径苔":踏破了溪边小路上的一层青苔,
"好山好竹少人来":青山秀丽、绿竹苍翠,却很少有人前来。
"有梅花处惜无酒":在有梅花绽放的地方,可惜身边没有美酒,
"三嗅清香当一杯":多次嗅闻梅花的清香,权当饮下一杯美酒。
南宋诗人
戴复古(1167~1247?),南宋诗人。字式之,号石屏,台州黄岩(今属浙江台州市黄岩区)人。长期浪游江湖,一生不仕。戴复古曾向陆游学诗,也受晚唐诗影响,自比于贾岛、杜甫,对时政国事时有指摘,不限于自叹身世。其诗不囿于一格,各体皆佳,为世所称许。部分作品慨叹山河破碎,关心国计民生。其词亦豪迈疏放,追迹苏、辛。代表作品有《淮村兵后》《织妇叹》《刈麦行》等。著作今存《石屏集》《石屏词》。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写山水隐逸的七言绝句,借溪边苔径、幽山翠竹、疏梅清香等景象,写出了诗人对清幽自然之境的喜爱。
2. 分段赏析
“踏破溪边一径苔”,诗人开篇就展现出一个具体的行动。“踏破”二字,生动描绘出诗人沿着溪边小径行走时,脚下与青苔摩擦的动态过程,那轻轻碾碎青苔的声音似乎都能在耳边响起。这不仅体现出诗人深入山中探寻美景的急切心情,更暗示出这条小径人迹罕至,长久以来都被青苔覆盖,唯有诗人此番到来,才打破了这里的宁静。“好山好竹少人来”,诗人将目光从脚下小径移向周围的景致。他毫不吝啬地用“好山好竹”来夸赞眼前的山水与竹林,“好”字叠用,凸显出山的秀丽、竹的挺拔,它们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清新雅致的画面。然而,如此美好的景色却“少人来”,这一转折流露出诗人的感慨,这般绝佳的景致竟鲜有人知、少有人赏,在宁静之中带着一丝无人问津的落寞。“有梅花处惜无酒”,画面中出现了梅花,这是诗人寻觅到的又一美好。梅花傲立山间,或独自绽放,或成簇相依,然而诗人却在此时发出了“惜无酒”的遗憾。在传统的文人情怀中,赏梅时若能饮酒,那便是锦上添花的美事,美酒与梅花,一者热烈,一者清冷,相互交融能更好地烘托出赏梅的意境。但此刻,诗人虽身处梅花环绕之处,却没有酒相伴,心中的遗憾油然而生。“三嗅清香当一杯”,面对没有酒的遗憾,诗人并没有陷入失落。他灵机一动,选择“三嗅清香当一杯”,多次深深地嗅闻梅花的清香,把这缕缕清香当作美酒来品味。这一独特的举动,展现出诗人豁达乐观的心态。他不拘泥于形式上的美酒,而是从梅花的清香中找到精神上的满足,以一种别样的方式享受着眼前的美好,也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梅花由衷的喜爱以及对生活细致入微的体悟。
上一篇:宋·戴复古《望江南·壶山好》
下一篇:宋·戴复古《癖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