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山好":壶山景色美好,
"也解忆狂夫":也懂得思念那狂放的人。
"转首便成千里别":转眼之间就成了千里之隔的分别,
"轻年不寄一行书":多年来不曾寄过一封书信。
"浑似不相疏":却好像不曾疏远。
"催归曲":催促归去的曲子,
"一唱一愁予":唱一次就让我忧愁。
"有剑卖来酤酒吃":有剑就卖掉换酒喝,
"无钱归去买山居":没有钱回去买山间的住处。
"安处即吾庐":安定的地方就是我的家。
南宋诗人
戴复古(1167~1247?),南宋诗人。字式之,号石屏,台州黄岩(今属浙江台州市黄岩区)人。长期浪游江湖,一生不仕。戴复古曾向陆游学诗,也受晚唐诗影响,自比于贾岛、杜甫,对时政国事时有指摘,不限于自叹身世。其诗不囿于一格,各体皆佳,为世所称许。部分作品慨叹山河破碎,关心国计民生。其词亦豪迈疏放,追迹苏、辛。代表作品有《淮村兵后》《织妇叹》《刈麦行》等。著作今存《石屏集》《石屏词》。
1. 分段赏析
上片“壶山好,也解忆狂夫”:开篇点出壶山美好,又说它也懂得思念“狂夫”,借物抒情,将对友人的思念寄托于壶山,含蓄而真切。“转首便成千里别,轻年不寄一行书”:“转首”写出分别之快,“千里别”言距离之远,“不寄一行书”显通信之疏,却暗含深深的牵挂,有种无奈的惆怅。“浑似不相疏”一句陡然转折,消解了前两句的疏离感。即便相隔千里、久未通信,那份情感却未曾疏远,于平淡中见深情,暗含着词人对故乡或故人的默契与信赖。下片“催归曲,一唱一愁予”:“催归曲”本是劝归,却“一唱一愁”,写出归乡之愿与现实的矛盾,愁绪随歌声不断加深。“有剑卖来酤酒吃,无钱归去买山居”:直白写出卖剑换酒、无钱买山居的困窘,展现漂泊生活的艰辛,透着生活的无奈。“安处即吾庐”:结尾以豁达之语收束,虽漂泊无定,却认为安定之处便是家,在愁苦中显露出一种坦然。
上一篇:宋·戴复古《舟中》
下一篇:宋·戴复古《山中见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