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mài
xíng

朝代:宋作者:戴复古浏览量:1
yāo
lián
shàng
lǒng
huáng
yún
dōng
jiā
西
jiā
mài
mǎn
mén
qián
cūn
guǎ
shí
zhì
suì
zhān
zhōu
yǒu
chuī
bǐng
ěr
wén
huái
nán
mài
zuì
duō
mài
tián
jīn
suì
tún
gān
bǎo
fàn
zhī
zhēng
zhàn
shēng
zhǎng
fāng
zhēn

译文

腰间挂着镰刀走上田垄收割如黄云般的麦子,东家西家的院子里都堆满了麦子。前村的寡妇在拾取遗留在田间的麦穗,她煮的稀粥有剩余,还能蒸些饼饵。我听说淮南一带麦子产量最多,但今年的麦田却成了屯兵打仗的地方。那些吃饱饭的人不知道征战带来的痛苦,生长在这片没有战事的地方真像是乐土。

逐句剖析

"腰镰上垄刈黄云":腰间挂着镰刀走上田垄收割如黄云般的麦子,

"东家西家麦满门":东家西家的院子里都堆满了麦子。

"前村寡妇拾滞穟":前村的寡妇在拾取遗留在田间的麦穗,

"饘粥有余炊饼饵":她煮的稀粥有剩余,还能蒸些饼饵。

"我闻淮南麦最多":我听说淮南一带麦子产量最多,

"麦田今岁屯干戈":但今年的麦田却成了屯兵打仗的地方。

"饱饭不知征战苦":那些吃饱饭的人不知道征战带来的痛苦,

# 战:一作虞。

"生长此方真乐土":生长在这片没有战事的地方真像是乐土。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刈麦行》是南宋江湖诗派代表诗人戴复古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开篇描绘丰收场景,人们腰别镰刀收割如黄云般的麦子,家家麦满。接着写前村寡妇拾麦穗,体现出生活的不易。随后将笔触转向淮南,那里本麦多,今年却因战乱荒废,与前文形成鲜明对比。最后以反语表达对战争破坏的批判。写作手法上,运用对比,以小见大。通过描写麦收情景,揭示战争给百姓带来的苦难,表达对和平生活的渴望,语言质朴,情感深沉,反映出戴复古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诗人

戴复古(1167~1247?),南宋诗人。字式之,号石屏,台州黄岩(今属浙江台州市黄岩区)人。长期浪游江湖,一生不仕。戴复古曾向陆游学诗,也受晚唐诗影响,自比于贾岛、杜甫,对时政国事时有指摘,不限于自叹身世。其诗不囿于一格,各体皆佳,为世所称许。部分作品慨叹山河破碎,关心国计民生。其词亦豪迈疏放,追迹苏、辛。代表作品有《淮村兵后》《织妇叹》《刈麦行》等。著作今存《石屏集》《石屏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也是一首反映社会现实题材的诗。诗人通过描写不同地区麦子收割的情景,营造出丰收与战乱导致荒芜的强烈反差,又展现了淮南地区因战乱麦田变战场的惨状,表达了对百姓生活的关注,对战争破坏民生的批判,体现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2. 分段赏析

“腰镰上垅刈黄云,东家西家麦满门”,“腰镰上垅刈黄云”描绘了农民腰间挂着镰刀,走上田垄收割如黄云般金黄的麦子的劳动场景,生动形象地展现出麦收的热闹。“东家西家麦满门”则进一步描绘出家家户户院子里都堆满了麦子,体现出丰收的景象。此句通过具体的劳动场景和丰收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富足、忙碌的氛围。“前村寡妇拾滞穟,𫗴粥有余炊饼饵”,“前村寡妇拾滞穟”描绘了前村的寡妇在田间拾取遗落的麦穗,体现出她生活的艰辛。“𫗴粥有余炊饼饵”则说明她虽然生活不富裕,但煮的稀粥有剩余,还能蒸些饼饵,有一定的生活保障。此句通过寡妇的生活状况,展现出麦收后不同阶层的生活差异,同时也体现出一种相对的安稳。“我闻淮南麦最多,麦田今岁屯干戈”,“我闻淮南麦最多”提到淮南地区麦子产量丰富,“麦田今岁屯干戈”则说明今年的麦田因战争而无法正常收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战争对农业生产的破坏。“饱饭不知征虞苦,生长此方真乐土”,“饱饭不知征虞苦”指出那些吃饱饭的人不了解征战带来的痛苦,“生长此方真乐土”则强调生长在没有战事的地方就像生活在乐土一样。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珍惜和对战争的批判。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戴复古《贺新郎·寄丰真州》

下一篇:宋·戴复古《罪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