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镰上垄刈黄云":腰间挂着镰刀走上田垄收割如黄云般的麦子,
"东家西家麦满门":东家西家的院子里都堆满了麦子。
"前村寡妇拾滞穟":前村的寡妇在拾取遗留在田间的麦穗,
"饘粥有余炊饼饵":她煮的稀粥有剩余,还能蒸些饼饵。
"我闻淮南麦最多":我听说淮南一带麦子产量最多,
"麦田今岁屯干戈":但今年的麦田却成了屯兵打仗的地方。
"饱饭不知征战苦":那些吃饱饭的人不知道征战带来的痛苦,
# 战:一作虞。
"生长此方真乐土":生长在这片没有战事的地方真像是乐土。
南宋诗人
戴复古(1167~1247?),南宋诗人。字式之,号石屏,台州黄岩(今属浙江台州市黄岩区)人。长期浪游江湖,一生不仕。戴复古曾向陆游学诗,也受晚唐诗影响,自比于贾岛、杜甫,对时政国事时有指摘,不限于自叹身世。其诗不囿于一格,各体皆佳,为世所称许。部分作品慨叹山河破碎,关心国计民生。其词亦豪迈疏放,追迹苏、辛。代表作品有《淮村兵后》《织妇叹》《刈麦行》等。著作今存《石屏集》《石屏词》。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也是一首反映社会现实题材的诗。诗人通过描写不同地区麦子收割的情景,营造出丰收与战乱导致荒芜的强烈反差,又展现了淮南地区因战乱麦田变战场的惨状,表达了对百姓生活的关注,对战争破坏民生的批判,体现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2. 分段赏析
“腰镰上垅刈黄云,东家西家麦满门”,“腰镰上垅刈黄云”描绘了农民腰间挂着镰刀,走上田垄收割如黄云般金黄的麦子的劳动场景,生动形象地展现出麦收的热闹。“东家西家麦满门”则进一步描绘出家家户户院子里都堆满了麦子,体现出丰收的景象。此句通过具体的劳动场景和丰收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富足、忙碌的氛围。“前村寡妇拾滞穟,𫗴粥有余炊饼饵”,“前村寡妇拾滞穟”描绘了前村的寡妇在田间拾取遗落的麦穗,体现出她生活的艰辛。“𫗴粥有余炊饼饵”则说明她虽然生活不富裕,但煮的稀粥有剩余,还能蒸些饼饵,有一定的生活保障。此句通过寡妇的生活状况,展现出麦收后不同阶层的生活差异,同时也体现出一种相对的安稳。“我闻淮南麦最多,麦田今岁屯干戈”,“我闻淮南麦最多”提到淮南地区麦子产量丰富,“麦田今岁屯干戈”则说明今年的麦田因战争而无法正常收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战争对农业生产的破坏。“饱饭不知征虞苦,生长此方真乐土”,“饱饭不知征虞苦”指出那些吃饱饭的人不了解征战带来的痛苦,“生长此方真乐土”则强调生长在没有战事的地方就像生活在乐土一样。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珍惜和对战争的批判。
上一篇:宋·戴复古《贺新郎·寄丰真州》
下一篇:宋·戴复古《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