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把金罍酒":回忆起曾经手持金杯饮酒的情景。
# 金罍:酒器。,把:端。
"叹别来、":感叹分别以来、
"光阴荏苒":时光匆匆流逝,
"江湖宿留":自己漂泊在江湖。
"世事不堪频著眼":世间的事情不堪频频去看,
# 频著眼:多看。著:一作着。
"赢得两眉长皱":只落得两眉紧皱。
"但东望、":只是向东望去、
"故人翘首":希望他也能抬头远望。
# 翘首:抬头。
"木落山空天远大":树木凋零,山峦空旷,天空辽阔,
# 木落山空天远大:黄庭坚《登快阁》诗:“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送飞鸿、":目送着飞鸿、
"北去伤怀久":向北飞去,让人长久地感伤心怀。
"天下事":天下的事情,
"公知否":您知道吗?
"钱塘风月西湖柳":钱塘的风光月色,西湖的杨柳。
"渡江来、":渡江而来、
"百年机会":这是百年来难得的机会,
"从前未有":以前从来没有。
"唤起东山丘壑梦":唤起东山隐居时对山水风光的梦想,
# 东山丘壑梦:《晋书·谢安传》载,安“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并以疾辞。寓居会稽,与王羲之及高阳许询、桑门支遁游处,出则渔弋山水,入则言咏属文,无处世意。......安虽放情丘壑,然每游赏,必以妓女从。”“征西大将军桓温请为司马,将发新亭,朝士咸送,中丞高崧戏之曰:‘卿累违朝旨,高卧东山,诸人每相与言,安石(谢安字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苍生今亦将如卿何!’安甚有愧色。”
"莫惜风霜老手":不要吝惜有经验和才干的老手。
# 风霜老手:有经验和才干的老手。
"要整顿、":要整顿的、
"封疆如旧":边疆和从前一样。
"早晚枢庭开幕府":早晚在枢密院开设幕府,
# 枢庭:枢密院,宋代掌管军事的最高机关。
"是英雄、":只要是英雄、
"尽为公奔走":都为您奔走效劳。
"看金印":看那金印,
# 看金印:看金印,大如斗:《世说新语·尤悔》载周言:“今年杀诸贼奴,当取金印如斗大,系肘后。”
"大如斗":大小如同斗一般。
南宋诗人
戴复古(1167~1247?),南宋诗人。字式之,号石屏,台州黄岩(今属浙江台州市黄岩区)人。长期浪游江湖,一生不仕。戴复古曾向陆游学诗,也受晚唐诗影响,自比于贾岛、杜甫,对时政国事时有指摘,不限于自叹身世。其诗不囿于一格,各体皆佳,为世所称许。部分作品慨叹山河破碎,关心国计民生。其词亦豪迈疏放,追迹苏、辛。代表作品有《淮村兵后》《织妇叹》《刈麦行》等。著作今存《石屏集》《石屏词》。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抒怀言志的爱国词。通过回忆与友人相聚共饮的情景,劝勉友人出马挂帅、整顿封疆,表达了盼望早日抗金复国的迫切心情。全词通过对中原沦丧的感慨及对友人的激励,抒发了作者强烈的爱国热情。
2. 写作手法
直接抒情:“世事不堪频著眼,赢得两眉长皱”,直接抒发了作者对“世事”的厌恶和不满,以及内心的苦闷。借景抒情:“木落山空天远大,送飞鸿、北去伤怀久”,通过描写木落、天空远大、飞鸿北去的凄凉景象,抒发了作者对中原失地的同情、痛苦和愤恨,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对比:“忆把金罍酒。叹别来、光阴荏苒,江湖宿留”,将别前相聚时的美好情景与别后流落江湖的不幸处境进行对比,更突出了作者此时心境的悲凉。
3. 分段赏析
上片三句“忆把金罍酒,叹别来光阴荏苒,江湖宿留”紧扣题意,追忆与丰真州聚首时以金杯劝酒的深挚交情,感叹分别后自己羁旅江湖的不幸境遇。“光阴荏苒”一句暗含对虚掷光阴、事业无成的苦痛,与别前别后截然不同的处境互相映照,更添几分萧瑟凄凉。由于长久浪迹江湖,仕途又屡遭挫折,作者对现实产生了深深的不满与愤懑。“世事不堪频着眼,赢得两眉长皱”两句真实地揭示了他对朝政的厌恶,双眉频蹙的形象深刻地表达出内心的愤慨,暗示世道令人难堪,间接表达了对当权者的否定。而这里的“世事”并非寻常琐事,而是指南宋朝廷的妥协投降政策以及压制主战派的错误方针。虽然对现实不满,但他对沦陷区依然深怀关切,二者看似矛盾,实则统一,反映出他至死不渝的抗金复国决心。因此,“但东望、故人翘首。木落山空天远大,送飞鸿、北去伤怀久”,描写出当东望友人,看到落叶空山、鸿雁北飞的萧索景象时,不禁长久伤怀。怀人思归之际,大雁北飞的自然现象触发了他对失地的牵挂,忧国之情、乡土之思与愤懑之情交织在一起。“伤怀久”三字更突显了愁绪的深重。尽管自嘲为“江湖羁旅人”,他仍心系天下大事,故有“天下事,公知否”之问,既表明自己的关切,也提醒友人莫忘国是,展露出以社稷为重的政治情怀。下片三句“钱塘风月西湖柳,渡江来百年机会,从前未有”提到钱塘的风光月色和西湖的杨柳,然后笔锋一转,指出当下是百年难遇的机会,为下文对友人的期望做铺垫。“唤起东山丘壑梦,莫惜风霜老手,要整顿封疆如旧。早晚枢庭开幕府,是英雄尽为公奔走”五句转为规劝,告诫友人应当有所作为,不要效仿谢安隐逸山这几句水,而要施展抱负,善用人才,广纳良策。作者笃信,唯有如此开明之治,方能令天下英雄争相效力。强调“枢庭早开幕府”的重要性,并指出必须真心实意。这些忠告皆源于对历史的深刻反思,旨在突出人才的决定性作用,最终归结于光复河山的宏愿,显见其对国家赤诚,对友人期望之殷切。最后两句“看金印,大如斗”此与前述“天下事,公知否”形成呼应。这两句承上意脉,进一步激励友人,寄托厚望,展现其抛却个人得失、心系国运的高尚情操。这既是自我期许,亦是鼓励友人,凸显其胸怀天下、关注苍生的政治抱负。
4. 作品点评
整首词借由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勉励其砥砺前行,并以景物渲染烘托情怀,展现出的爱国热忱既浓烈又深沉。
# 此词堪称继承与发扬苏辛词风的佳作。
现代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陶文鹏《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分类集成词曲卷(1)》
上一篇:宋·戴复古《处世》
下一篇:宋·戴复古《刈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