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ǔ
shì

朝代:宋作者:戴复古浏览量:1
fēng
jìng
jiè
shēn
nán
chǔ
shì
guī
yào
fàng
kuān
wàn
shì
jìn
cóng
máng
cuò
xīn
xiàng
jìng
zhōng
ān
dāng
píng
chù
jīng
xíng
wěn
rén
yǒu
cháng
qíng
nài
jiǔ
kàn
zhí
dào
shǐ
zhōng
huǐ
lìn
páng
shēng
zhī
biàn
便
duō
duān

译文

在充满纷争动荡的世道中安身立命本就不易,立身处世的格局应当开阔包容‌。所有差错往往因匆忙急躁而生,唯有保持内心平静才能安定从容‌。行路时平坦处更要走得稳当,人若有平常的情感才能经得住长久相看。只有始终如一才能避免遗憾,若滋生杂念枝节,必会徒增烦扰‌。

逐句剖析

"风波境界立身难":在充满纷争动荡的世道中安身立命本就不易,

"处世规模要放宽":立身处世的格局应当开阔包容‌。

"万事尽从忙里错":所有差错往往因匆忙急躁而生,

"一心须向静中安":唯有保持内心平静才能安定从容‌。

"路当平处经行稳":行路时平坦处更要走得稳当,

"人有常情耐久看":人若有平常的情感才能经得住长久相看。

"直到始终无悔吝":只有始终如一才能避免遗憾,

"旁生枝叶便多端":若滋生杂念枝节,必会徒增烦扰‌。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处世》是南宋诗人戴复古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立身处世为主题,诗人从多个角度阐述了为人处世的智慧和哲学思考。首联诗人指出,在充满风波的环境中立身是困难的,因此需要放宽处世的格局。颔联诗人认为,许多错误都是在忙碌中产生的,而内心的宁静是减少错误的关键。颈联诗人强调,在平坦的道路上行走才能稳当,对待人的情感和行为需要长时间的观察和体会。尾联诗人以“始终无悔”作结,表达了只有做到始终无悔,才能避免因旁生枝节而产生的多余事端。这首诗通过对立身处世的深入思考,提出了在复杂环境中保持内心宁静、宽广胸怀和长远眼光的重要性。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诗人

戴复古(1167~1247?),南宋诗人。字式之,号石屏,台州黄岩(今属浙江台州市黄岩区)人。长期浪游江湖,一生不仕。戴复古曾向陆游学诗,也受晚唐诗影响,自比于贾岛、杜甫,对时政国事时有指摘,不限于自叹身世。其诗不囿于一格,各体皆佳,为世所称许。部分作品慨叹山河破碎,关心国计民生。其词亦豪迈疏放,追迹苏、辛。代表作品有《淮村兵后》《织妇叹》《刈麦行》等。著作今存《石屏集》《石屏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风波境界立身难,处世规模要放宽。”诗人指出,在动荡不安的环境中立身确实不易,因此在处理世事时要有宽广的胸怀和格局。颔联:“万事尽从忙里错,一心须向静中安。”诗人提醒人们,许多错误都是在忙碌中发生的,因此我们要学会在内心的宁静中找到安稳,这样才能减少错误的发生。颈联:“路当平处经行稳,人有常情耐久看。”诗人认为,走在平坦的路上才能行走稳当,同样,对待人的情感和行为需要长时间的观察和体会,不能轻易下结论。尾联:“直到始终无悔吝,旁生枝叶便多端。”诗人强调,只有做到始终无悔无怨,才不会因为旁生枝节而产生多余的事端。这句诗强调了内心的纯净和行为的一致性的重要性。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戴复古《为客》

下一篇:宋·戴复古《贺新郎·寄丰真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