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wéi

朝代:宋作者:戴复古浏览量:1
qín
jiàn
cháng
wéi
shī
shū
qiàn
xūn
lǎo
lái
lín
jìng
lǎn
chóu
bēi
qín
běi
yàn
hán
sài
qiū
yīng
jiàn
yún
qíng
néng
fèn
rén
jiě
chāo
qún

译文

长期带着琴剑漂泊,四处为客,虽有诗书却未能建立功勋。老了之后,懒得对着镜子端详自己,在忧愁中频繁地举杯饮酒。北方的大雁因为寒冷离开塞外,秋天的雄鹰矫健地掠过云层。自然界的生物能够奋发图强,而人却不能脱颖而出,实现超群的抱负。

逐句剖析

"琴剑长为客":长期带着琴剑漂泊,四处为客,

"诗书欠策勋":虽有诗书却未能建立功勋。

"老来临镜懒":老了之后,懒得对着镜子端详自己,

"愁里把杯勤":在忧愁中频繁地举杯饮酒。

"北雁寒离塞":北方的大雁因为寒冷离开塞外,

"秋鹰健拂云":秋天的雄鹰矫健地掠过云层。

"物情能奋发":自然界的生物能够奋发图强,

"人不解超群":而人却不能脱颖而出,实现超群的抱负。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为客》是宋代诗人戴复古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围绕诗人客居他乡的生活与感慨展开,首联表明自己长期带着琴剑漂泊,虽有诗书却未建立功勋。颔联刻画老来懒于照镜,愁闷时借酒消愁的状态。颈联描绘北雁因寒离开塞外,秋鹰矫健地掠过云层的景象。尾联由物及人,感慨自然界生物能奋发,而自己却不能超群。全诗通过描写客居生活、自然景象,抒发诗人内心的愁苦、无奈与失落之情,展现其客居生活的复杂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诗人

戴复古(1167~1247?),南宋诗人。字式之,号石屏,台州黄岩(今属浙江台州市黄岩区)人。长期浪游江湖,一生不仕。戴复古曾向陆游学诗,也受晚唐诗影响,自比于贾岛、杜甫,对时政国事时有指摘,不限于自叹身世。其诗不囿于一格,各体皆佳,为世所称许。部分作品慨叹山河破碎,关心国计民生。其词亦豪迈疏放,追迹苏、辛。代表作品有《淮村兵后》《织妇叹》《刈麦行》等。著作今存《石屏集》《石屏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琴剑长为客,诗书欠策勋”,诗人开篇便道出自己长期漂泊在外,以琴剑相伴,如同古代的游侠或文人墨客一般,四处为客。然而,虽饱读诗书,却未能凭借它们建立功勋。“长为客”强调漂泊时间之久,“欠策勋”则直接表明自己的抱负未能实现,让读者了解到诗人客居生活的不如意以及内心的失落。颔联“老来临镜懒,愁里把杯勤”,诗人从自身状态入手进行描写。随着年龄的增长,诗人面对镜子,懒得端详自己的容貌,这一“懒”字,深刻地表现出诗人对自身衰老的消极态度,反映出内心的苦闷。而在忧愁的情绪笼罩下,诗人频繁地举杯饮酒,借酒消愁。“把杯勤”生动地刻画了诗人在愁闷时的举动,使读者能真切地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无奈与烦闷,进一步深化了首联所表达的愁苦之情。颈联“北雁寒离塞,秋鹰健拂云”,诗人将目光投向自然景象。寒冷的季节里,北雁离开塞外向南飞去,而矫健的秋鹰则奋力拂过云层,展翅高飞。这两句诗描绘出一幅充满生机与力量的秋日景象,北雁的迁徙和秋鹰的矫健,都展现出自然界生物在季节变化中的积极应对。然而,这两种生物的奋发与诗人自身的境遇形成鲜明对比,为尾联的感慨埋下伏笔,同时也借景抒情,暗示诗人漂泊的状态以及对奋发有为的向往。尾联“物情能奋发,人不解超群”,诗人由颈联的自然景象引发感慨。自然界的生物,如北雁和秋鹰,都能在各自的环境中奋发图强,展现出生命的活力。而自己却不能脱颖而出,实现超群的抱负。通过将物与人进行对比,突出诗人对自身未能实现理想的失落与无奈,使读者深刻感受到诗人在客居生活中的挣扎与对改变现状的渴望。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戴复古《题赵庶可山台》

下一篇:宋·戴复古《处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