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掠海来":长风吹过海面而来,
"吹月散百鍊":把月光吹得如散开的百条白练。
# 鍊:同“炼”。,百:原校:一本作白。
"青天豁四碧":青天向四面开阔呈现出澄澈的碧色,
"云霭不容缘":云霭没有容身之处。
"窗轩飒先秋":窗轩中飒飒地透着早秋的凉意,
# 飒:原作飘,据明本改。
"露气入簟扇":露气侵入竹席和扇子。
"宽庭生夜凉":宽敞的庭院里生出夜晚的凉意,
# 宽:原校:一本作空。
"蚊口不得擅":蚊虫不敢肆意叮咬。
"人静暮客去":人已安静,傍晚的客人离去,
"坐偃适自便":我坐着或仰卧都很随意。
"清牵睡思醒":清冷的氛围牵醒了睡意,
"明发醉胆健":明亮的月光让醉后的胆量更壮。
"披风睨白月":迎着风斜视着洁白的月亮,
"瞪视不为眩":直视它也不觉得目眩。
"未甘景独胜":不甘心这景色独自美好,
"思出大句衒":想要想出绝妙诗句来炫耀。
"狂搜得无奇":疯狂搜寻却没有新奇的诗句,
"猛吐复自吮":勉强吐出又觉得不满意。
"篇成若奴婢":写成的诗篇如同奴婢一样,
"气骨终凡贱":气韵风骨终究平凡低贱。
# 终:原校:一本作竟。
"弃置不复收":把它丢弃不再收拾,
"叹感退自旋":感叹着退回来自己徘徊。
"起探君寄诗":起身拿出你寄来的诗,
"兀坐讽百遍":独自坐着诵读了上百遍。
"驳哉剧雄劲":你的诗风雄劲有力,
# 剧:一作刻。
"百札洞一箭":如同利箭能洞穿百札。
"间逢骋新奇":偶尔展现出新奇之笔,
"春云弄晴霰":就像春天云彩间的晴霰。
"古镜终重厚":你的诗如古镜般厚重,
# 镜:明本作意。
"九鼎挂一铉":又似九鼎由一铉悬挂般沉稳。
"吾尝笑夫人":我曾经嘲笑那些人,
"语富则自愿":言辞丰富就自我满足。
"及婴爱君念":等到深深陷入对你的思念,
"始自信惓惓":才知道自己对你的思念如此深切。
"阅女当求嫱":挑选女子应当追求王昭君那样的,
"慕士在获彦":仰慕贤士就要得到杰出的人才。
"鄙哉寻常者":那些寻常之人实在可鄙,
"何用目识遍":何必去一一见识。
"得逢诚幸多":能够遇到你实在是幸运,
"既别遂堪谚":分别之后就只能感叹。
# 谚:一作喭。
"乖离时况久":分离的时间已经很久,
"会合卜未先":何时相聚还无法预知。
"思之不可见":思念你却不能相见,
"飞魂不身恋":我的魂魄都不愿眷恋自身。
"秋城崔嵬高":秋天的城墙高大雄伟,
"围我屹若圈":把我围困得像在圆圈里。
"安得擘风翅":怎样才能生出劈开风的翅膀,
"飞出不自殿":飞出去而不落在后面。
"巧为相见谋":费尽心思谋划相见的办法,
"反覆竟未善":反复思考却始终没有好主意。
"惟当远相要":只能在远方相约,
"共借月为面":共同借着月光当作彼此的面容。
"相离苟同天":如果我们在同一片天空下分离,
"举目亦两见":抬起头也能共同看见月亮。
"又况相去间":更何况我们相距,
"财止百里县":只不过百里之遥。
"不知竟可否":不知道这样行不行,
# 竟:一作道。
"寄诗代请劝":寄这首诗来代替邀请和劝说。
北宋诗人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其诗受韩愈、孟郊、卢仝、李贺的影响较深,雄奇豪放,造语精辟,意境渺远。诗作内容多涉及社会现实,或描写社会生活,或抒写政治抱负。写景抒情小诗,清新自然,别具一格。他的史论借古喻今,文笔恣肆。代表作品有《过唐论》《和洪与权逃民》《偶闻有感》等。著有《广陵先生文集》。
1. 分段赏析
“长风掠海来,吹月散百鍊。青天豁四碧,云霭不容缘”:此句开篇描绘了一幅壮阔的秋夜景象,长风从海上掠来,吹得月亮周围的光晕如百炼之钢般散开,青天豁然开朗,一片碧蓝,云霭无法靠近。营造出一种清幽、高远、宁静的氛围,为后文的抒情奠定了基础。“窗轩飒先秋,露气入簟扇。宽庭生夜凉,蚊口不得擅”:进一步描写了秋夜的清凉,窗户和栏杆先感受到秋天的凉意,露气侵入竹席和扇子,宽阔的庭院生出夜晚的凉意,蚊子也无法肆意叮咬。通过对环境的细致描写,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孤独。“人静暮客去,坐偃适自便。清牵睡思醒,明发醉胆健”:描写了傍晚客人离去后,诗人独自坐在那里,清风驱散了睡意,让他清醒,酒后的胆气依然健旺。体现了诗人在寂静的夜晚中的自在和闲适,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孤独感。“披风睨白月,瞪视不为眩。未甘景独胜,思出大句衒”:诗人迎着风凝视着洁白的月亮,瞪大眼睛看也不觉得眩晕,不甘心只有景色独自美好,想要写出豪迈的诗句来炫耀。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诗歌创作的热情。“狂搜得无奇,猛吐复自吮。篇成若奴婢,气骨终凡贱”:诗人疯狂地搜寻却没有什么奇妙的诗句,猛地吐出后又自己反复琢磨,写成的诗篇好像奴婢所作,气骨终究平凡低贱。体现了诗人对自身创作的反思和不满,也反映了他对诗歌创作的高要求。“弃置不复收,叹感退自旋。起探君寄诗,兀坐讽百遍”:诗人把诗篇丢弃不再收拾,感叹着转身离去,然后起身探寻友人寄来的诗,坐在那里反复诵读上百遍。表现出诗人对友人诗歌的重视和赞赏,也流露出他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驳哉剧雄劲,百札洞一箭。间逢骋新奇,春云弄晴霰”:此句赞扬了友人诗作的犀利刚劲,如同百支箭穿透一个目标,偶尔遇到新奇的诗句,如同春云戏弄晴天的霰雪。体现了诗人对友人诗歌的欣赏和赞美。“古镜终重厚,九鼎挂一铉。吾尝笑夫人,语富则自愿”:诗人认为古老的镜子终究厚重,九鼎悬挂在一根弦上,曾经嘲笑那些话多的人,而现在有了爱友人的念头,才开始对自己有坚定的信心。体现了诗人的自我反思和对友人的深情。“阅女当求嫱,慕士在获彦。鄙哉寻常者,何用目识遍”:诗人认为挑选女子应当寻求美女,仰慕贤士应当得到才德出众的人,鄙视平凡普通的人。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高尚品质的崇尚。“得逢诚幸多,既别遂堪谚。乖离时况久,会合卜未先”:诗人感叹能够与友人相逢实在是太幸运了,分别后就可以随意地表达情感,但分离的时间已经很久了,再次会合还无法预料。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相聚的期待。“思之不可见,飞魂不身恋。秋城崔嵬高,围我屹若圈”:诗人思念友人却无法相见,灵魂仿佛飞走,身体也不再留恋,秋天的城墙高大崔嵬,像一圈围墙把他围住。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安得擘风翅,飞出不自殿。巧为相见谋,反覆竟未善”:诗人希望能得到劈开风的翅膀,飞出去不再回到这牢笼般的宫殿,巧妙地谋划相见的方法,反复思考却始终没有好的办法。体现了诗人对相聚的渴望和无奈。“惟当远相要,共借月为面。相离苟同天,举目亦两见”:诗人认为只能远远地相互邀约,共同借着月亮作为见面的媒介,如果相离却同在一片天空下,抬起眼睛也能看到彼此。表达了他对与友人相聚的期待和美好的愿望。“又况相去间,财止百里县。不知竟可否,寄诗代请劝”:诗人指出与友人相隔的距离只不过一百里左右的县城,不知道是否可以,寄一首诗代替请求和劝说。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相聚的急切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