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空漠漠多愁容":春天的天空广阔无垠,带着许多忧愁的面容,
# 容:嘉业堂本作客。
"春意冉冉随归鸿":春天的气息缓缓地随着归来的鸿雁移动。
"寒云飞高不肯雨":寒冷的云彩高高飞起却不愿意下雨,
"白日翳暗何时风":白色的太阳被遮蔽得昏暗,什么时候才会有风呢。
"闲花野草各意态":闲置的花朵和野外的草各自有不同的姿态,
"浓烟弱柳相昏蒙":浓厚的烟雾和柔弱的柳树相互笼罩着一片昏蒙。
"北窗厌睡不知夜":在北窗下厌烦地睡觉不知道夜晚,
"起见海月如秋空":起来看到海上的月亮如同秋天的天空。
北宋诗人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其诗受韩愈、孟郊、卢仝、李贺的影响较深,雄奇豪放,造语精辟,意境渺远。诗作内容多涉及社会现实,或描写社会生活,或抒写政治抱负。写景抒情小诗,清新自然,别具一格。他的史论借古喻今,文笔恣肆。代表作品有《过唐论》《和洪与权逃民》《偶闻有感》等。著有《广陵先生文集》。
1. 分段赏析
首联:“春空漠漠多愁容,春意冉冉随归鸿。”诗人以春天的天空为背景,通过“漠漠”形容其广阔无垠,同时暗示内心的忧愁。而“春意冉冉随归鸿”则以春天的气息随着归鸿而来,既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又暗含了春天的无奈与流逝。颔联:“寒云飞高不肯雨,白日翳暗何时风。”诗人通过寓情于景的手法,将寒云、白日等自然景象与内心的情感相结合。寒云飞高却不愿下雨,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而白日被遮蔽得昏暗,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阴郁与迷茫。颈联:“闲花野草各意态,浓烟弱柳相昏蒙。”诗人以闲花野草、浓烟弱柳为喻,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纷乱与无奈。这些景象虽美,但却无法驱散诗人内心的忧愁。尾联:“北窗厌睡不知夜,起见海月如秋空。”以夜晚的寂静和海月的辽阔为背景,反衬出诗人内心的无尽忧愁。诗人厌烦地睡觉却不知夜晚已深,起来看到海上的月亮如同秋天的天空一般辽阔无垠,这种景象更加深了诗人的孤独与忧愁。
上一篇:宋·王令《忆润州葛使君》
下一篇:宋·王令《广王醇正叔二思诗》